
黄俊师展示自家养殖场养殖的肉鸡(图片由采访对象提供)。
一身迷彩服,一双胶鞋,一个略显时尚的发型,这是黄俊师给人的第一印象。2015年至2017年,在部队服役的他曾是一名优秀的义务兵。2020年7月,黄俊师从南宁师范大学师园学院毕业,选择回到家乡广西百色平果市四塘镇福禄村福太屯开启创业之路,成为村里年轻的“致富小能手”。
“农村是一块沃土,只要用心耕种,就一定能收获果实。”在部队当过兵的黄俊师身上有一股韧劲,毕业后,他带着创业的理想从城市回到了农村。经过一番考察,他发现在家乡发展林下养鸡产业是个不错的选择,于是他开始筹划自己的创业之事。
从农村出去又回到农村工作,黄俊师的父母亲一开始并不理解儿子的这个想法,他们更希望黄俊师能留在城市打拼。一次偶然的机会,黄俊师看到了“时代楷模”黄文秀的先进事迹,这给了他很大的启发。“黄文秀放弃在大城市的工作机会,回到家乡带领百坭村群众脱贫致富,她是我们青年学习的榜样。”在深入了解黄文秀的先进事迹后,黄俊师更加坚定了返乡创业、陪伴父母的决心。
说干就干,回到家乡后,黄俊师利用自家的坡地建造了一个大约1500平方米的养殖场,并贷款15万元作为项目启动资金,鸡舍建好后,在2020年9月引进了第一批鸡苗17000羽,开启了林下养鸡事业。创业之路并非一帆风顺,由于缺乏养殖技术和经验,黄俊师一开始只能通过看书、网上查阅资料慢慢摸索,从鸡舍温湿度、饲养密度控制,到观察鸡苗长势、鸡饲料的选择,黄俊师都是一边学习一边实践。
创业期间,黄俊师遇到过不少困难,甚至想过要放弃。“她无数次与困难相遇,但都没有放弃。她在日记里写道:让扶贫过的人,像战争年代打过仗的人那样自豪。”每当遇到困难的时候,黄俊师就想起黄文秀对农村工作的那份执着。一有时间,他就到周边村屯有养殖经验的村民家里学技术、学经验,慢慢地掌握了一些养鸡的经验,也悟出了一些道理。“很多人认为创业是城里人的事,其实到了农村才发现,只要具备一定的技术和市场观念,很多农民也是可以创业的。”黄俊师说。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4个月的精心养殖,他成功出售第一批肉鸡,赚到了创业后的第一桶金。看到自己的努力和坚持终于有了回报,黄俊师心里的底气更足了,父母也渐渐地认可了他的选择。在家人的支持下,黄俊师的林下养鸡产业越做越大,如今,养殖场还雇了几名村民一起管理养殖场。除了管理好自家的养殖场,黄俊师还积极参与到村里的大小事务中,今年疫情期间,黄俊师主动请缨,协助村里做好疫情防控工作。
“年轻人在农村照样可以干事业,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黄俊师说,一路走来虽然艰辛,但也收获了成长。能够陪伴家人,守住乡情,一切都是值得的。未来,他将继续扎根乡村,努力把自己的事业做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