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年轻的驻村“第一书记”炼成记-华夏一县一品网

最年轻的驻村“第一书记”炼成记

   日期:2022-09-23     来源:上游新闻    浏览:327    

马蜀君是95后,也是忠县最年轻的驻村“第一书记”。

自开展驻村帮扶工作以来,她助力乡村振兴、产业发展,坚持为民办实事、办好事,是群众眼中的“贴心人”,也是村干部中的一枝新秀。

小小年纪,她为什么愿意扎根乡村?是受到谁的影响?她的“中国梦”是什么?带着这样的问题,我们走向忠县的田间小路,走近太集村“第一书记”马蜀君。

“驻村”的梦想悄然萌芽

“马妹儿,回村的时候帮我带两斤洋鸡蛋哟!”

“孙孙要参加演讲比赛,马妹儿,你空的时候帮忙参谋一哈!”

“马妹儿,你帮我打听下哪里箍牙齿划得着!”

……

老乡一句句“马妹儿”,常常让马蜀君觉得温暖又亲切。一转眼,在乌杨街道太集村开展驻村工作已有大半年,她觉得自己正慢慢融入这里的山山水水,风土人情。

▲马蜀君(中)参观考察产业大棚

马蜀君是忠县本地人,大学考了重庆师范大学,想着以后留在主城教书。结果备考教师公招时,偶然看到忠县共青团下属的事业单位——忠县青少年宫正在招人。几乎没有多做犹豫,马蜀君就决定报考。

“大学时我就担任了学院的团总支学生书记,所以我觉得这个岗位很适合我。”马蜀君告诉记者,更重要的是,大城市归属感有限,但参与家乡建设,见证家乡腾飞,“想一想就热血沸腾。”

因此,她义无反顾回到忠县,主要负责策划青少年活动,同时也起草一些相关文件。日子充实忙碌,但马蜀君总觉得缺了点什么,不得劲儿。

工作之余,马蜀君常常刷到时任乌杨街道团结村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队长陈孝芝的直播视频,看到她们直播带货,助农增收;看到她们深入田间地头,听民声、察民情,切切实实了解群众强烈反映的痛点、难点,以解决问题的实际成效回应民意期待……

她深受触动,暗暗立志:“有朝一日我也要下乡,成为孝芝书记那样的驻村干部!”

从榜样身上立正奋斗坐标

团县委的李超书记辗转知道了马蜀君的志向,一方面发挥团县委的后盾作用,鼓励年轻人放手去做;一方面多次带着她下乡开展活动,实地体验驻村生活。

“有梦想,有实践,我对成为驻村干部充满了信心和决心。”马蜀君说干就干,2021年5月,县里调整驻村队伍,她立刻主动请缨。但领导考虑到马蜀君是女生,住宿不便,而且还是一位没有解决个人问题的单身女青年,断然驳回。

▲参加工作第一个冬天,去太集村开展活动,与太集结下“不解之缘”

马蜀君不死心,2021年12月,县里再次调整驻村队伍,“第一书记”要求必须要是党员,且工作经历满两年以上。马蜀君乐了,“我大学就入党了,12月刚好工作满两年!我简直觉得这个门槛就是为我量身定制,火速向组织表明了态度。组织经过综合考量,终于成全了我的梦想。”

刚到乌杨街道太集村,工作环境、工作内容截然不同,自己又缺乏基层经验,马蜀君一时陷入迷茫。于是,她见缝插针去找师父——孝芝书记“取经”。

孝芝书记不厌其烦,多次给予切实的指导和建议,偶尔还煲鸡汤安慰马蜀君,“一开始,我带的也是一支年轻队伍,群众不信任、不支持,觉得你就是来走走过场,镀个金而已。我们不争辩、不解释,拿出行动和成绩,慢慢就日久见人心了。”

▲马蜀君(左)与孝芝书记

“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从孝芝书记等村干部的身上,马蜀君领悟了“耐得住寂寞、坐得住冷板凳”的心态,学到了“制心一处,无事不办”的专注,懂得了“人心公则如烛,四方上下,无所不照”的豁达。

她想,她知道怎么做一个“第一书记”了。

是95后“第一书记”,也是老百姓的“马妹儿”

所谓“近水知鱼情,近山识鸟音”,马蜀君走出办公室,躬下身子问需于民、急民所急,深入到百姓生活。

首先,她坚守底线,用心用力巩固脱贫成果。

在开展“两不愁三保障”“三大行动”等工作过程中,深化务实担当意识,围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以防止返贫监测帮扶集中排查为根本抓手和基础内容,深入11个村民小组,开展全覆盖走访和排查工作。

▲2022 驻村生活

其次,她播种希望,千方百计发展特色产业。

结合太集村实际情况,帮助村里发展实施巫山脆李和稻蛙养殖两个产业,并为本村村民提供就业岗位,帮助农户增收;

为改善村集体经济收入现状,计划在5组养鱼,待鱼塘整改完成后投入鱼苗,预计年经济收入2.8万元;

依靠“忠县团团直播带货”活动宣传推介乌杨街道优质农产品,切实发挥党员模范作用;

开展创新创业培训,实施创业帮扶,大力宣传实施“大学生乡村创业帮扶计划”项目,解决广大青年创新创业资金需求。

最后,不忘初心,倾心倾力办好群众实事。

新建脆李园人行便道3公里,协调资金21.9万元;积极协助村委扩建便民服务中心,协调资金10万,并筹备新建青少年之家,完善青少年活动、青年志愿者服务阵地;对接街道完成了太集场照明亮化工程;积极整合多方资源,常态化、接力式帮助困难家庭青少年、残疾青少年、农村留守儿童等,持续开展“冬日阳光·温暖你我”“流动少年宫”等关心关爱困难留守儿童活动。

比起成绩单,比起领导点赞的“马书记”,马蜀君回顾一路走来的驻村经历,印象最深刻的反而是一些微小的细节。

比如走访脱贫户、低保户,帮他们修房子、建厕所、打扫卫生,得到的那一句句“谢谢马妹儿”;比如成功推荐村里的小朋友参加市里组织的夏令营,小朋友兴高采烈地说表演了节目,参观了科技馆、烈士纪念馆等等,以后要好好学习、报效国家,自己油然而生的满足感、幸福感!

“乡村振兴对很多人而言,是一场宏伟浩瀚的中国梦,是一句句风雷激荡的口号,但对我而言,它是一条条新修的乡间水泥路,是一次次直播热销的农产品,是一个个引进来走出去的明星企业。”

马蜀君说,她这朵温室里的花朵,将要扎根乡间追梦、圆梦,长成自己的参天大树。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华夏一县一品网创业服务中心  |  华夏一县一品网全国县级分站站长创业招募函  |  招聘  |  华夏一县一品网平台商户入驻须知  |  网站地图  |  会员等级  |  广告服务  |  违规举报
  • 联系我们

    电话:0571-86995329

    邮箱:yixianyipinshop@163.com

    微信:xiangwen6831

  • 华夏一县一品网订阅号

  • 华夏一县一品网小程序

  • 云南卖公众号

  • 云南卖小程序商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