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云南省开远市结合乡村振兴战略发展需求,积极选派专家人才到村(社区)开展“万名人才兴万村”行动,鼓励引导广大专家人才挂联服务基层一线和艰苦边远地区,推动各类专家人才到基层创新创业,力促人才资源服务乡村振兴落地见效。
精准选派挂联人才,凝聚振兴“新力量”。由市委组织部牵头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先行对接全市乡镇(街道)及服务村,摸排掌握服务村特点及发展需求情况,形成服务村“需求清单”。同时,根据“需求清单”,以属地优先原则,结合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员、干部规划家乡人才、挂联单位专业人才、科技特派员选派等,组建一支由78名专家人才组成的服务队伍,形成帮扶专家“资源清单”,并通过驻村服务或柔性服务的方式将专家人才“一对一”结对选派到全市78个村(社区),构建“组织部+专家+服务村”的联动体系,实现全市78个村(社区)人才挂联支持全覆盖,为人才服务乡村搭建平台。
科学制定服务内容,激发振兴“内动力”。采取能定点服务的专家人才“点对点”直接指导、“面对面”下沉帮扶,不能定点服务的专家人才“定期到村+远程指导”等多样化方式,聚焦种植养殖类技术指导、乡村产业提升创新发展指导、乡村经济发展经营管理指导、乡村生态资源保护指导、乡村建设发展规划指导、乡村治理与法制建设指导、乡村电子商务推广应用指导等10类指导服务内容,由选派的专家人才制定帮扶措施,并开展技术与发展需求的帮扶指导。同时,通过“专家+本土人才”的形式,推行“师带徒”培养模式,促进专家人才与本土人才形成结对帮带,助力乡村人才振兴,进一步统筹推进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和组织全面振兴。2022年,共制定帮扶措施及意见建议152条,结对帮带本土人才53名,为乡村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258个。
强化关心关爱,提升振兴“精气神”。通过市委组织部同市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适时调度1次乡镇(街道)、乡镇(街道)每月调度1次行政村(社区)的方式,全方位重点调度专家人才报到服务情况,切实做到及时发现问题、总结经验、推广典型。将专家人才在帮扶村服务的业绩纳入专家服务基层活动考核体系,作为年度考核的重要依据,对“万名人才兴万村”工作中表现突出的人才,在各类人才计划评选、职称评聘、评先评优等工作中优先倾斜予以考虑。同时,不定期以座谈会和培训的方式举办人才研修活动和乡村农业科技骨干等业务培训班,为选派人才和本土人才搭建经验做法、心得交流、问题探讨的平台,不断提升本土人才的专业能力,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能”。2022年,共开展督促检查20次、开展座谈会及培训班274次,累计培训812人。(图文:李晓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