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浙江衢州市常山县芳(村)西(源)公路章舍段,一位腰别柴刀、肩扛锄头的老农,像往常一样开启新一天的林区巡逻……
这位老农名叫段如根,常山县球川镇芙蓉村人。2001年,村里委派他担任护林员。之后,芙蓉水库建成投用,库区5个村的村民搬迁出来,山林草木长势繁盛,绿意葱茏,绵延数十里。而段如根依然在库区守护万亩国家生态公益林。没想到,这一守就是20年。
“像今年这样的高温干旱天气,持续时间长,难得一见,天干物燥,容易失火,必须谨慎小心才行。”段如根一边走一边聊起他的“护林经”。
护林工作单调枯燥,每天在山里巡查劝导。移民搬迁前,段如根做完一天护林巡查工作后可以回家歇息。芙蓉水库建成后,乡亲们都搬迁到90多公里外的红旗岗居住,房舍全部拆除,段如根也没有住所,但护林工作不能停。怎么办?他当即决定在路边自费搭建棚屋,花了1.3万多元,打造了一间40平方米的屋舍。头几年没有通电,他就点蜡烛过夜,过着青山作伴、绿水为邻的寂寞生活。
护林员有一项重要职责就是加强对林区火源的管理,及时报告火情,制止破坏森林资源的行为。十多年前的一个冬天,段如根在巡查时发现远处山上有缕缕细烟升起,他感到事情不妙,就连忙赶去。只见一个老农正拿着柴刀砍树,旁边还燃着一堆木炭。段如根赶紧制止对方的烧炭行为,可费尽口舌仍旧无果,对方甚至以武力相威胁,双方便开始争吵。最终,这个村民自觉理亏,灭了炭火回家。为了防止同类事情再次发生,段如根将此事上报给村里,经过一番调解,对村民上山烧炭行为作出了相应处罚。“现在大家生活水平提高了,越冬取暖的条件显著改善,已经好多年没有村民烧木炭了。”段如根说。
每逢清明节、中元节、冬至等节日到来之际,也是段如根警惕性最高的时段。面对上山扫墓的村民,他都要叮嘱防火事项,劝导大家文明扫墓,不要焚烧纸钱、不要燃放烟花爆竹,许多时候,他还会跟着扫墓人群去墓地“盯”着,防止用火。据不完全统计,20余年来,段如根劝导制止群众野外用火160多次,有效维护林区安全。
年复一年,段如根尽职尽责守护大山不言苦,也得到了组织上的认可和老百姓的好评。2017年,段如根荣获“浙江省优秀护林员”称号,之后又获得“常山县2019年度公益林优秀护林员”称号。
来源:衢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