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顺旺种养专业合作社在昭通鲁甸梭山镇密所村拔地而起,养殖场主是一位90后的大学毕业生——杨银江。1994年出生于梭山镇密所村,为积极响应家乡的呼吁,毅然决然放弃了城市的工作,回乡开办养殖场,为助力乡村振兴添上隆重的一笔。
杨银江介绍道:“这个农场我打算以合作社的形式创建,这样就可以让更多的群众参与进来,他们可以是技术入股,也可以经济入股,等养殖场盈利后就可以按股份拿分红,这样,我也算是为家乡建设贡献了自己的一份力量。”
当谈到自己回乡创业的初心时,杨银江诚恳地说:“我从小就生长在这里,我们这里海拔高,没有什么经济支柱产业,导致了很多年轻人出外打工,留下年迈的老人和小孩在家里,年轻人外出打工孩子没人照顾,到该上学的年龄不去上学,我们村很多小孩子因为穷,所以几乎没去上过幼儿园,之所以我选择了返乡创业,是希望通过我自身的经历,让更多的年轻人看到希望,也能让他们回到自己的家乡,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
由于年轻人都外出务工了,在家种地的都是些身体不太好的老人,他们种植思维陈旧,每年都只种那几样,要靠种地致富是不太可能的,所以,我自上大学后就一直在思考如何才能更好地带动家乡发展,带领大家发家致富。这两年政策好,政府鼓励创业,呼吁大学生回乡参与建设家乡,这便让我的梦想有了能照进现实的机会。乘上乡村振兴的快车道,我很荣幸,也深感责任重大。同时,我也希望我自身的经历能够鼓舞更多的年轻人回到自己的家乡奉献微薄力量,助力乡村振兴。”
据杨银江介绍:肉牛养殖无论是在本地还是在全国需求量都很大。肉牛不像生猪价格幅度大,肉牛价格相对平稳,养殖风险没有生猪大;肉牛抵抗力强,比生猪养殖好预防。再加上我们村海拔在2000米以上,气候非常适宜肉牛的生长,肉牛产业也是鲁甸发展优势产业之一。肉牛是食草动物,结合密所村的主要经济作物为玉米,之前农户的玉米秸秆都是焚烧在田里,没有得到很好的利用,而建设养牛场,既可以充分利用玉米秸秆,也可以与农户签订合同收购他们的草料,从而为他们增加一些收入来源。
杨银江开办的“鲁甸县梭山镇顺旺种养专业合作”占地3000平方米,现建成1500平方米,现存栏35头,种植玉米200亩,现建规模100头肉牛。合作社的建成为密所村群众稳定提供就业岗位30个。
来源丨鲁甸县融媒体中心 梭山镇 王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