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激烈角逐,由中国烹饪协会举办的“2022年线上云南米线全国PK大赛”近日揭晓结果,来自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建水县的大厨表现优异,一举斩获三项金奖和“云南米线能手”等荣誉。
千年山水韵,一城米线香。为进一步激发各地餐饮市场活力,提升滇味美食知名度,中国烹饪协会于3月5日-30日,举办线上云南米线全国PK大赛,以推动云南米线产业创新发展,引导各地特色美食产业化发展。
比赛中,来自建水县厨艺精湛的师傅们踊跃参与,精心制作了色香味俱佳的多样化过桥米线。其中,徐增飞、陈林、张晓光分别凭借《食为鲜过桥米线》《传统过桥米线》《建水草芽过桥米线》,喜获金奖,徐增飞、陈林同时拿到“云南米线能手”荣誉称号。
作为云南名吃之一,建水过桥米线的发明受益于“大新爷”李景椿——相传清朝咸丰年间,一位叫刘家庆的厨师在临安古城朝阳楼前锁龙桥头开了一家名叫“宝兴楼”的米线馆。某天清早,进士李景椿来到他的馆中吃米线。他仿照外省人“涮锅子”的吃法,让刘家庆将猪脊肉切成薄片,用小粉水揉捏后舀上一调羹熟猪油淋于薄片上,再舀滚烫的肉汤将薄片汆熟,最后将米线挑入汤碗之中。得其指点后,刘家庆师傅便将这种一碗装汆肉汤、一碗装米线的吃法,记录在家谱之中,又因李景椿每天从桥东到桥西吃米线,于是命名其为“过桥米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