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物产丰富 产业提升空间巨大
云南作为农业大省,农产品丰富,很多与国内其他地区是错季产出,在市场上具备一定的竞争力,特别是水果产业,是云南得天独厚的优势。但云南的农产品同时也面临着省内知名品牌少,农产品流通交易数据不乐观,流通环节不畅,产品附加值普遍偏低等问题。
今年省政协全会期间,省政协委员伍达天提交的《关于发起建立新型农村订单农业合作社与升级农业产地基础建设的建议》提出,在农业信息化、数据流通化迅速发展的今天,产地端与市场端正在高速结合,构建新型的产销关系,发展订单农业将成为农产业未来的方向。
02:产销联动 发展订单式农业助云品出滇
伍达天认为,应结合云南实际,在前端利用政策优势,税收优势,地理优势,加上产业基金扶持,将国内区域大型供应链流通平台公司,单品供应链公司,大型一级贸易批发企业吸引到云南来,进一步减少产地端与市场端形成的信息不对称,导致生产过剩的同时推动产地农业标准化升级,农产品溯源机制的完善。同时减少流通环节,提高农民收入,真正达到精准扶贫的目的,推动云品出滇。
伍达天提出,发展新型订单农业合作社,是提高农业生产专业化水平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农村经营体制创新的一种有效形式,是建设新农村、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手段。合作社是带动农民增加收入、发展现代农业的有效组织形式,应总结推广先进经验,把合作社进一步办好。
前端引进大型流通渠道,后端建立新型订单农业合作社体系。这是实现订单农业,云品出滇的关键的一步。
03、整合流通 全方位赋能农产品产业链
于是,伍达天建议在云南建立省农产品流通中心,将大型流通企业吸引到云南落地子公司或合资公司。成立合作社服务中心,为联合社及合作社提供顶层设计、信息化、教育培训、技术支持、农产品流通等全方位支持,培育有实力、有品牌、运行规范、与社员利益联结紧密的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发展产业特色明显、经营管理规范、综合效益良好、辐射带动能力强的家庭农(林)场示范场。
采取“合作社+贫困户”的方式,鼓励合作社将有意愿的贫困户吸纳为社员,通过联合社建立区域的农民培训机制,提升农民素质,引导贫困户成为能够积极参与生产与提供服务的具有基本素养的从业者,增强贫困户的自主作用和造血机能,大大提高脱贫攻坚的精准性、实效性和可持续性,帮助他们走出贫困。
此外,还应建立合作社综合管理信息服务平台,提供综合信息服务,打通合作社农产品上行通道,提升农业综合农业生产的效率和效益解决合作社农产品销售问题。要进一步推动产地农业配套基础设施完善升级,完善产地分拣仓,仓储,冷库等基础设施,构建以新型合作社+农产品流通企业(供应链平台)联合运营的模式推动发展。
04、人才体系 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
完善产地的服务升级,为云品出滇做好配套服务,达到产业扶贫,精准扶贫的目的。
伍达天还提出,要实施合作社人才体系成长学院,充分发挥合作社在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中的重要作用,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建立合作社辅导员、理事长、社员、服务团队四级人才教练体系,设计专业的教导课程。
伍达天告诉记者,以智扶农是他未来工作的方向。目前,已经和大理白族自治州鹤庆县达成项目合作,准备建全省第一个农合订单型模式示范基地,已经向上级部门报送了项目计划书,正在等待批复。
中共云南省委书记、人大主任陈豪,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云南省委员会主席李江在昆明海埂花园接见港区省级政协委员伍达天(前排左四)一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