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祁连县:“老羊倌”的新生活-华夏一县一品网

青海祁连县:“老羊倌”的新生活

   日期:2020-12-29     浏览:221    


赵学文和他的羊群(12月9日摄)。

今年55岁的赵学文是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祁连县扎麻什乡鸽子洞村人。生在祁连山下,长在黑河岸边,从仅能依靠种地为生,走出村庄赴县城打工,到子女学得一技之长,返乡置业,带动全村实现脱贫,赵学文说,自己就是五十年来家乡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的见证者。

鸽子洞村是一个多民族半农半牧村,农牧民经济收入主要依靠种植养殖。赵学文小时候生活贫苦,经常吃不饱饭。农闲时,赵学文还得去县城做零工补贴家用。

2006年,赵学文的大儿子赵福明参加了祁连县组织的农牧民技能培训,父子二人随后在内蒙古乌海市开了一家拉面馆,起早贪黑,攒够了积蓄,准备回乡发展。没想到,赵学文在修房时不慎将腿摔断,加上老伴身体不好,积蓄全部用于就医,原本脱贫的赵学文再度返贫。在乡政府的帮助下,赵学文被列入低保,医疗费用得到解决。身体恢复后,赵学文主动要求退出低保,闲不住的他开始准备发展养殖。

2015年,当地政府为鸽子洞村投入100万元的精准扶贫专项资金,在全村商议下,这笔款项用于成立养殖合作社,赵学文与村民桑杰获得合作社承包经营权。经过半年努力,合作社向全村贫困户分红5.6万元,而赵学文一家年收入也超过5万元。

现在的“羊倌”赵学文每年收入超过15万元。大儿子赵福明在扎麻什乡开了一家餐馆,年收入近5万元。一家人的生活越过越红火。

2019年,大儿子赵福明跟随父亲的脚步,加入了中国共产党。赵学文说:“没有党和政府,就没有我今天的生活,我如果不好好努力,就对不起党和政府”。

新华社记者 张宏祥 摄

赵学文把羊群赶入羊圈(12月9日摄)。新华社记者 张宏祥 摄

赵学文在自家羊圈内准备草料(12月9日摄)。新华社记者 张宏祥 摄

赵学文在家中喂马(12月9日摄)。新华社记者 张宏祥 摄

赵学文在自家羊圈内添加草料(12月9日摄)。新华社记者 张宏祥 摄

赵学文家饲养的羊群(12月9日摄)。新华社记者 张宏祥 摄

赵学文在自家的羊圈内(12月9日摄)。新华社记者 张宏祥 摄

赵学文在准备草料(12月9日摄)。新华社记者 张宏祥 摄

赵学文(前)参加鸽子洞村党支部委员会候选人初步人选推荐会后走出会场(12月10日摄)。新华社记者 张宏祥 摄

日暮临近,赵学文准备把羊群赶入羊圈(12月9日摄)。新华社记者 张宏祥 摄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华夏一县一品网创业服务中心  |  华夏一县一品网全国县级分站站长创业招募函  |  招聘  |  华夏一县一品网平台商户入驻须知  |  网站地图  |  会员等级  |  广告服务  |  违规举报
  • 联系我们

    电话:0571-86995329

    邮箱:yixianyipinshop@163.com

    微信:xiangwen6831

  • 华夏一县一品网订阅号

  • 华夏一县一品网小程序

  • 云南卖公众号

  • 云南卖小程序商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