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时分
贵阳街头便能响起一阵阵的推车响声
大街小巷的岔路口
天桥上栏杆的两旁
办公大厦的保安室外
形形色色的早餐被推上了货架
等待着一波又一波上班的过路客
贵阳街头的小吃,可真是丰富多样啊~
让我们走近一点看!
油条包饼~
嗝~真香
烧麦~
哇~入味儿
糯米饭~
哟~好吃哦
肠旺面~
哈~贵阳招牌
贵阳好吃的这么多,你,有没有心动啊!!!
除了这些街头巷尾随处可见的吃食之外
可不止这些
这里将向大家隆重推出系列产品
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之
雷家豆腐圆子、贞丰油檽米饭、兴义老杠子面···
No.1
雷家豆腐圆子
“豆腐圆子肠旺面,荷叶糍粑糕粑店,一品大包刷把头,沓臊馄饨太师伴,吴家汤圆金羊尾,富油莲米银汤酽”,这是解放时期流传于贵阳街头的著名小吃顺口溜,豆腐圆子于当时便已“身负盛名”
2012年年底,中央电视台《舌尖上的中国》栏目曾将雷家豆腐圆子作为贵阳名小吃介绍给全国观众
现如今,雷家豆腐圆子列入贵阳八大名小吃之首
2014年2月
雷家豆腐圆子入选贵州省
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黄豆的华丽蜕变···
相信大家对其制作工艺一定很好奇啦
这里
我们将对雷家豆腐圆子的传统制法做一个介绍~
豆腐用手捏碎、捣烂,加入一定比例的秘制香料(盐、花椒、香叶等),充分拌匀,闭的器皿里,温度控制在15摄氏度,发酵时间大约30分钟,待发酵好后再加入葱花等辅料,形成半成品。
豆腐按每一个7.5钱的重量放在手里,打成具有三个手指印的椭圆形胚子装在盘子里,待油锅加热到一定程度后,把一个个打成型的豆腐圆子一个个慢慢放入到油锅中。
用两根一米长的细竹条代替筷子,把粘在一起的豆腐圆子在还完全没有炸熟时分开,分完之后就用漏瓢在油锅里不停地翻动着豆腐圆子,以免豆腐圆子受热不均。
待豆腐圆子在油锅里有三分之一部分浮在油面上,用漏瓢把豆腐圆子捞起,待圆子上的油从漏瓢里沥干之后,外酥里嫩的豆腐圆子即可装盘了。
加上一份由自己秘制的蘸水(折耳根、酸萝卜、葱花、酱油、醋等调制而成),把蘸水灌在豆腐圆子里,味道鲜美。
向右滑动有惊喜哦~
炸出来的豆腐圆子
外酥里嫩,香醇可口
No.2
贞丰油糯米饭
贞丰油糯米饭制作是贵州省贞丰县境内一道历史悠久的的民间食品技艺
贞丰油糯米饭,历史上是一种节日供奉祖先或款待亲朋的美食
物质生活水平提高以后,通过包装和保鲜技术的改进,已经成为常年生产和大众喜爱的地方特色食品
2014年5月
贞丰油糯米饭入选贵州省
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让我们来欣赏
糯米的“变装之行”
贞丰油糯米饭制作技艺的第一道工序:蒸糯米饭。用冷水将糯米浸泡8个小时,将浸泡好的生米装入木甑蒸熟,蒸的过程中经常用筷子把饭粒扒散,使其受热均等、软硬均匀。
第二道工序:取适量猪油,加上鸡精、盐,调成汤羹(10斤糯米饭配半斤猪油),将熬好的猪油浇在糯米饭上,倒入锅中翻炒,搅拌均匀,然后逐渐减小火力,最后以文火保温,使猪油不致冷却凝固为宜。
第三道工序:调料的制作和配方:精选猪瘦肉,切成均匀的块状装入密封的容器中,用八角、回香、胡椒、桂皮、盐、酱油配制的香料腌4-5天;将菜油在铁锅内烧至六成热,将腌好的瘦肉块置入油中煎炸至半干捞出,滤干油脂,将炸干的腌肉块切片,食用时覆盖在糯米饭上即可
向左滑动有惊喜哦~
加上榨干的腌肉块切片
口感爽朗,油而不腻
No.3
兴义老杠子面
兴义老杠子面,属兴义百年老字号,面细筋好,细口鲜香
纯手工制作,和面不掺水,全用本地土鸡蛋来和面,并有独特的配方和严格的制作规范,面条口感劲道深受群众喜爱
2014年2月
兴义老杠子面入选贵州省
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这是一场
面粉的翻身之仗啊!
让我们一起学习
兴义老杠子面的传统做法吧···
老杠子面的制作所需材料为,面粉、鸡蛋、独特配方。
做面经过三翻九转四道压(三翻为和面,压面、切面,九转为压面工艺要有九道,四压为每一道工艺要压四次)。其制作工艺流程如下:把鸡蛋和配方、面粉调和在一起,揉面成团,用案板(长2米。宽1米)再用一根直径约15至18公分粗、长2米2的木棍,把一头穿在木桩子上,另一头用人骑压,利用杠子的压力来回碾压面团,碾成薄面皮,上轴裹成卷,再折叠成垛,最后切面成丝,抖动拍散。
向右滑动有惊喜~
煮面一次一碗起锅
鸡汤调配,佐料齐全,鲜香爽口
这项技能,你get到了吗,回家做起来吧
每一份热气腾腾的食物
都是匠人为您专属制作
关注贵州非物质文化遗产
专注传统技艺
留住原味~
留住你哦~
想吃豆腐、想吃糯米饭、想嗦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