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家玲:乡村记事-华夏一县一品网

唐家玲:乡村记事

   日期:2022-09-19     来源:上游新闻    浏览:598    

乡村记事

唐家玲

殷桃突然给我来了电话,邀请我参加她儿子的婚礼。

殷桃是我的同学,和我一起在城里开服装店,生意红红火火,三年前她突然中断了生意,回板桥镇农村去了。

一大早,我开着小轿车,带着疑问朝板桥出发了。

板桥镇位于永川区的最北边,非常偏远。

刚进场口,小轿车就坏了,我把车子开到修车厂,师傅告诉我,没有适合我车子的零件,要我等两天,这可急坏了我,到欧家坝的殷桃家参加婚礼还有十几里地,我怎么办呀?

修车人说:“穿过风雨廊檐,前面的坝子有村村通。”

“穿过风雨廊檐?”我望着不远处青瓦木墙的建筑群问道。

“诺,就在那边。”他转身忙着打理店里的事去了。

我只得穿过街上清代建筑群——风雨廊檐,来到坝子,抬头发现路边停着一辆巴士,我上前询问车里师傅:“要到欧家坝村吗?”

“是呀。”师傅说,“要去就上车吧。”

我上去看见车里已经坐了几个农民,我选了个窗边的位置坐下。

我怀疑地问道,“你们的车就是村村通吧?”

“是呀。”师傅沉吟了会说,然后启动车辆出发了。

“就你一辆?”我反驳道。

“多着呢,每半小时就有一辆。”

“哦。”我恍然大悟。

紧赶慢摇间,我来到了殷桃家,她以前的泥巴房子,已经变成了一幢高大气派的农家大院,坝里摆满了酒席,人声鼎沸。

院门口站着一对新人。

我走过去,将礼金送给新郎,新郎摆着手说:“申阿姨,不收礼金。”殷桃从院门出来,拉着我说:“跟我走!”

“你给我客气哈。”

“不信就看看吧。”

陆续进来的乡亲都没送礼金,带来了自家的花生萝卜青菜。

随着又黑又瘦的殷桃,我站在人群里观看婚礼,婚礼热闹有序隆重。

夜晚我和闺蜜殷桃抵足而眠,我问道:“你怎么变得又黑又瘦,过得好吗?”

“嗳,说实话,才回来时,心里没有啥底,经过三年的努力,定下心了。”

“说详细些吧。”

“那年镇书记给我们规划了花椒基地,修建了花椒加工厂,我种植了三百多亩花椒地。”

“那技术收成和销路可以吗?”

“正是奔着书记给我们解决的后顾之忧,我才回来的。乡亲们都在厂里上班。”

“难怪你们对花椒的感情这么深厚哦。喂,我来的路上坐了村村通,是······”

“哎呀,亲爱的,太晚了,休息了,明天再接着聊。”

第二天,我趁殷桃忙着招呼客人,走出院坝,欣赏乡村风景去了。

冬天的乡村别有一番风味,薄薄的雾气弥漫在大地上,河流山川庄稼房舍都掩印其中,给人一种朦胧的美。

我沿路而行。

农田里一个头发稀疏的老汉,正弯腰把砍下的儿菜装进编织袋里,我问道,“老大爷,把蔬菜放到编织袋里不坏吗?”

他停下手中的活,挺直脊背,说:“不坏,我装袋是为了等村村通接到镇里去。”

“不要钱吗?”

“错了!送到镇里,由农技中心帮我们销售。”

“他们怎么销售呢?”

“卖给镇上居民或者网上呀。”

说完他背起背筐,来到公路,老人走路一跛一跛的,我急忙喊道:“老大爷,你行吗?”他笑着说:“莫得事,莫得事。”

走上公路,老大爷放下背筐。

我问:“那你为什么不在网上卖呢?”

“我们老了,不识字,更不懂电脑,而且一家人的菜分量少,不好卖。”

说话间,来了几辆小轿车,停在了附近一所农舍前,大家下了车,说笑着跟着带头人进院逮鸡捉鸭,有人到蔬菜地里砍菜。

我赶紧问老大爷:“这伙人到农舍来抢山货吗?”

“误会了,误会了,这是驻村干部带着城里人来买山货。城里人喜欢,农家人高兴!”

“你腿脚不方便,怎么还要种菜呢?”

“虽然镇里给了我们补助。”老人高兴地说,“但我们还是不愿意丢掉养鸡种菜的手艺。”

回来的路上,我驾驶着小轿车,如画的板桥镇渐渐远去,但我终于明白殷桃为什么要回老家了,也终于明白什么叫风雨廊檐了。

(作者系永川区作协副主席)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华夏一县一品网创业服务中心  |  华夏一县一品网全国县级分站站长创业招募函  |  招聘  |  华夏一县一品网平台商户入驻须知  |  网站地图  |  会员等级  |  广告服务  |  违规举报
  • 联系我们

    电话:0571-86995329

    邮箱:yixianyipinshop@163.com

    微信:xiangwen6831

  • 华夏一县一品网订阅号

  • 华夏一县一品网小程序

  • 云南卖公众号

  • 云南卖小程序商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