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辽阔,山河浩瀚,人间烟火气,最抚凡人心,回望历史的漫漫长河,优秀的传统手工艺传承至今,是浩瀚星河中的点点星光,拥有浓厚历史文化底蕴的优秀的传统手工艺,值得用心去传承,压油沟风景区的百工坊,真实再现了传统手工作坊,纯手工、无添加、原生态便提供给游客体验传统手工艺的机会。
“酒香不怕巷子深”——酿酒坊
“酒香不怕巷子深”,还没有靠近酒酿坊,高粱酒的香气便扑鼻而来,“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这里的酒全部是纯粮食酿造,细酌一小口,口感非常香醇且香气仿佛停留在舌尖,回味悠长,酒的清香是唇边的夜雨清荷,让人难忘。
“好山好水出好面”——空心挂面作坊
空心挂面“茎直中通、料珍味馐",所谓“茎直中通”是每条挂面的横切面都有针尖般小孔,空心挂面亦由此得名。加工空心挂面的工序比较复杂,大大小小的工序有十几道,而且一点都不能马虎,整个制作流程需20个小时左右方可完成,因此,制作出来的不仅是面条,更是温情,制作手工空心挂面的师傅告诉我,制作空心挂面,不仅需要精湛的技艺,还需要适宜的天气,面条必须要在晴天制作,气温太高不合适,湿度太大也不合适,师傅们用细心、耐心与用心呵护着传统手工美食的生命力,让手工制作的魅力得以传承。
“蒸蒸日上笼笼香”——馒头房
吃完爽口劲道的面条,就来到了馒头房,推开古色古香的木质门,麦香扑鼻而来,整个房间里都弥漫着小麦的清香,“天天蒸天天卖蒸蒸日上,笼笼好笼笼香好好品尝。”民以食为天,南有米食,北有面食。馒头房的馒头为引子馒头,是纯手工捏制的。在现在这个物质世界极其丰富的时代,山珍海味已不再稀奇,可是却好像少了点家的味道,手工制作的馒头是传承人对品质的保证与对传承的坚持,它没有机器制作那般省力,却比机器增添了很多温度,在这个寒冷的冬天,吃上一口传承人用细心与真心制作的引子馒头,享受小麦的香气充满整个口腔的满足感,去细细品味最淳朴的麦香,去细细品味舌尖停留的丝丝甜味,去细细品味这平凡而又伟大的坚持。
“碾出一团真白玉”——老娘豆腐坊
压油沟风景区里的豆腐有其别具一格的特色,这里的豆腐依旧沿用千百年来的配方制作豆腐,当地人称之为酸浆豆腐,酸浆豆腐是将制作豆腐过程中压出来的浆水盛在一个专用缸内,由自身的乳酸菌发酵作用而变酸即为“酸浆”,再用酸浆作为“引子”兑清水点制而成,是纯手工、无添加制作而成的,绿色健康,细咬一口,口感很细腻,口腔里是黄豆的自然醇香的味道,完全没有豆腥味,且豆腐非常滑嫩,极大地满足了味蕾的需要。
“辛辣甘甜任人尝”——辣椒坊
鲜红的辣椒透着喜气洋洋,辣椒的香味飘散在空气里,但并不是“辣眼睛刺鼻”的味道,而是“让人食欲大开”的诱人味道,辣椒坊的辣椒是使用传统工艺和工具进行反复碾压制作的,并且传承人会向游客展示最原始的辣椒酱的制作方法,游客们还可以亲自品尝。
“一滴香飘满园”——小磨香油坊
最后来到了最有名的小磨香油坊,“一滴香飘满园,传承百年工艺。”这里的向城孟氏小磨香油被列入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向城孟氏小磨香油系祖传工艺,历经五代人,孟氏家族后辈人对祖传的这门手艺不离不弃,一直延续至今,伴随着岁月的变迁,百年工艺得以流传。 向城孟氏小磨香油以芝麻为原料,用民间石磨制而成。其工艺流程包括清洗、烘炒、磨制、晃油、出油、封存等环节,而传统的晃油法是出好油的关键一环, 通称“水代法”生产,由于其工艺严格而细腻,沿袭了传统的工艺做法,生产的香油保持了原汁原味,因此生产的香油色泽好,香味浓,食用可口。
走过无数个春夏秋冬,传统手工艺传承的意义与价值就是对待生命的认真与坚持,与传统手工艺的这次近距离接触,拉近了我与传统手工艺的距离,真切感受到传统手工艺独特的魅力所在,天然、健康、绿色、用心,每一位传统手工艺的传承人都值得我们学习与致敬,每一种优秀的传统手工艺都值得我们去传承与发扬,在压油沟风景区,与传统手工艺相遇,明白了传统的价值,传承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