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日,以“品质三七·福祉人类”为主题的第三届三七国际大会在文山开幕。
大会主席、成都中医药大学本草基因组学研究院陈士林教授,大会执行主席、红河学院校长、国家中药材标准化与质量评估创新联盟育种专业委员会主任杨生超;南京师范大学蔡祖聪教授、云南省农业农村厅原二级巡视员晏铃、云南省科技厅二级巡视员张继红、文山学院党委书记桂正华、红河学院党委书记洪波等出席。
州委常委、副州长张金凤等致辞。
文山中药材资源丰富多样化,全州药用植物达3000种,常规种植品种113种,2025年,全州中药材在地面积达254万亩,居全省第一位。按照省委提出“把云南中药材产业培育成世界一流的现代产业”的决策部署,文山州围绕“科研、绿色种植、精深加工、市场、文化、政策保障、联农带农”构建了现代化中药材产业体系,一盘棋、体系化推动三七中药材产业高质量发展。
据悉,本届大会旨在聚焦三七这一中药材大品种,整合产业、学术、科研资源,共同探讨以品种培育、生产技术规范化、产地加工标准化、产品标准制定及临床推广为核心路径,构建三七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新格局,最终实现以高品质三七服务人类健康的目标。大会还设立基础研究、应用开发、临床运用分会,精准契合了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需求。
开幕式结束后,部分教授、专家作专题报告。会前,与会人员到文山三七科技示范园举行了原生境三七种质保育圃揭牌、启动仪式,还到文山市清水塘开展了三七良种收获季现场采挖活动。
记者:苏宁 卢朝学 文山市融媒记者:杜德传 谭云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