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津:丑湾子”变“美村庄”-华夏一县一品网

江津:丑湾子”变“美村庄”

   日期:2020-01-23     来源:重庆晨报    浏览:301    

寒冬时节,记者走进江津区先锋镇保坪村的新湾大院,映入眼帘的是干净的村道、别致的竹篱和透出勃勃生机的三角梅,村民们在美丽的院落里载歌载舞。可是在去年10月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以前,这里还是一个破败老旧,环境堪忧的老院落。

破旧老院子焕新颜

新湾大院是一个集中生活着15户农户共56人的老院子,一直以来,靠种植九叶青花椒为生,村民们的经济条件普遍不错。

“以前的老院子就和大多数农村大院差不多,院里都是水泥地,垃圾随处可见,污水到处流淌。”60多岁村民施朝秀回忆说,不少家境殷实的村民进城安了家,偶尔才回到老家看一看,这些年,院子里都是一些老人留守,显得特别冷清。

去年10月,新湾大院被列为江津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试点院落,政府补助村民整修了旧房、新建了入户便道、增设了污水处理和垃圾处理设备,大院公路以下各户的厕所粪污和生活污水进行“三格式”化粪池统一处理。还发动村民在路边种下了三角梅、在空地建起了小花园等。

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以来,新湾大院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写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村规民约等内容的文化墙随处可见,房前屋后鲜花斗艳、鸟语花香,村容村貌焕然一新。

旧物利用留住乡愁

“农村大院的改造,要着力凸显乡土味道和地方特色,在细节的微改造中留住乡愁。"

江津区农业农村委副主任刘章军介绍,在对新湾大院人居环境整治中,注重文化氛围营造,植入“二十四节气”“传统文化”、生产生活用具小品等文化元素,特别保留老院子的碾米槽、杀猪灶两处传统民俗。

如今,行走在新湾大院的竹篱栅栏间,斗笠、蓑衣、石磨、风车等颇具乡愁的农耕文化点缀于公共空间,成为一道道独特的小景观。

“原来进城居住的村民看到老院子变美后,又回来住了。”施朝秀高兴地说道。

既要“面子”又要“里子”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不是做‘面子’工程,而是‘面子’‘里子’一起做。”刘章军说,新湾大院在变美的同时,还注重长效机制建立。实行院长制,民主选举选出院长1名,副院长2名,负责环境卫生监督管理。

据了解,当地还完善建设和管护机制,持续保持村庄和庭院净化、美化、绿化、亮化。村委会负责治理公共空间,农户负责打扫自家房前屋后的卫生。去年以来,保坪村完善“户集、村收、公司转运、区域处理”模式中的“村收”环节,通过招标确定保洁承包人,将分散在77个点的垃圾收集到7个垃圾点,公司每日清运,做到日产日清。

截至目前,江津区先后整治了先锋镇新湾大院、油溪镇佛陀寺大院、石门镇全家大院、吴滩镇十八梯大院、慈云镇新屋基院落、夏坝镇杨家河院落、塘河镇学堂湾大院等10余个院落。(记者韩政)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华夏一县一品网创业服务中心  |  华夏一县一品网全国县级分站站长创业招募函  |  招聘  |  华夏一县一品网平台商户入驻须知  |  网站地图  |  会员等级  |  广告服务  |  违规举报
  • 联系我们

    电话:0571-86995329

    邮箱:yixianyipinshop@163.com

    微信:xiangwen6831

  • 华夏一县一品网订阅号

  • 华夏一县一品网小程序

  • 云南卖公众号

  • 云南卖小程序商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