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镇雄县实施“千万工程”造福万千农村群众-华夏一县一品网

云南镇雄县实施“千万工程”造福万千农村群众

   日期:2025-06-24     浏览:21    

镇雄县实施“千万工程”造福万千农村群众


青山绿水间,乡村道路平整通畅、居民住宅错落有致、农家小院干净整洁、路灯整齐排列、生态公园设施齐全……自镇雄县“千万工程”赤水源镇人居环境提升项目在赤水源头银厂村实施以来,当地的生态环境、人居环境均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赤水源镇人居环境提升项目总投资6800多万元,涵盖公路改造工程、民宅外观提升工程、“厕所革命”及“两污”治理工程、景观绿化工程等,致力于将银厂村等村打造成宜居宜业、宜商宜游的魅力村庄。




“今年预计能收入多少?”“8万元左右,销路完全不愁!”这是记者在赤水源镇银厂村翁家坪自然村采访时记录下的生动场景。村民吴道全正和前来走访的副镇长高琼畅谈竹笋产销情况。“2022年,我家的竹笋收入1.2万元,2023年收入4万元,2024年收入6万元,今年预计能收入8万元。早上采笋,中午剥笋,下午就有商贩上门收购。”吴道全笑着说。


群众收入增加和农村环境改善,得益于2023年开始实施的《镇雄县学习推广浙江“千万工程”经验三年行动实施方案(2023—2025年)》。该方案计划用3年时间对全县262个村(社区)进行全覆盖整治提升,赤水源镇银厂村翁家坪自然村便是其中一个示范点。在具体实践中,赤水源镇采取多项措施推进乡村振兴。高琼介绍:“银厂村通过党建引领、强化基层治理、发展产业,带领群众共同打造‘千万工程’示范点,人居环境大幅提升,群众幸福指数不断提高。”


镇雄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千万工程”实施工作,多次召开全县“千万工程”现场观摩会,实行人居环境季度考评排序,围绕农村“厕所革命”、农村垃圾治理、农村污水治理、村庄规划、美丽乡村建设、特色产业发展等方面进行重点调度。县、乡、村三级以“政府引导+发动群众+适度项目配套”为支撑,优先建设既方便生活又促进生产的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项目。3年来,镇雄县多方整合、筹措资金约4.68亿元,实施“千万工程”示范村项目36个,有力推动了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


改善农村环境、保护土地,必须拒绝农膜污染。镇雄县实施“地膜科学使用回收项目”3年来,投入中央农业生态资源保护资金1320万元,农膜污染治理从“碎片化”难以捡拾,转变为“成块化”能捡拾,再到“成条化”易捡拾,农膜安全处置率逐年提升,获得省、市各级各部门的肯定,为昭通市农膜污染治理提供了镇雄模式。在赤水源镇银厂村的镇雄县长合蔬菜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蔬菜基地,镇雄县农村能源建设与农业环境工作站副站长蒋浩正检查农膜回收情况。“作为责任主体单位,我站对农膜的使用和回收负有监督管理职责。按照管理办法,对未按规定回收的可处以1万元到10万元不等的罚款。”蒋浩说。


在当地的蔬菜基地里,五六名群众正在整理使用过的农膜,准备交给专门的回收机构处理。种植大户刘菊花兴奋地告诉记者:“现在的农膜和以前大不一样了!以前一揭就碎,现在能整块揭起,还有专人回收。”这些变化让当地群众纷纷称赞。




一村一落美如画,宜居宜业幸福家。镇雄县学习推广浙江“千万工程”经验3年来,通过整治农村人居环境提升村容村貌、发展产业助力群众增收、加强乡村治理提升群众获得感,造福了万千农村群众,在广袤的古邦大地上绘就了一幅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丽画卷。


镇雄县实施“千万工程”造福万千农村群众


青山绿水间,乡村道路平整通畅、居民住宅错落有致、农家小院干净整洁、路灯整齐排列、生态公园设施齐全……自镇雄县“千万工程”赤水源镇人居环境提升项目在赤水源头银厂村实施以来,当地的生态环境、人居环境均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赤水源镇人居环境提升项目总投资6800多万元,涵盖公路改造工程、民宅外观提升工程、“厕所革命”及“两污”治理工程、景观绿化工程等,致力于将银厂村等村打造成宜居宜业、宜商宜游的魅力村庄。


赤水源镇银厂村翁家坪自然村一角


“今年预计能收入多少?”“8万元左右,销路完全不愁!”这是记者在赤水源镇银厂村翁家坪自然村采访时记录下的生动场景。村民吴道全正和前来走访的副镇长高琼畅谈竹笋产销情况。“2022年,我家的竹笋收入1.2万元,2023年收入4万元,2024年收入6万元,今年预计能收入8万元。早上采笋,中午剥笋,下午就有商贩上门收购。”吴道全笑着说。


群众收入增加和农村环境改善,得益于2023年开始实施的《镇雄县学习推广浙江“千万工程”经验三年行动实施方案(2023—2025年)》。该方案计划用3年时间对全县262个村(社区)进行全覆盖整治提升,赤水源镇银厂村翁家坪自然村便是其中一个示范点。在具体实践中,赤水源镇采取多项措施推进乡村振兴。高琼介绍:“银厂村通过党建引领、强化基层治理、发展产业,带领群众共同打造‘千万工程’示范点,人居环境大幅提升,群众幸福指数不断提高。”


镇雄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千万工程”实施工作,多次召开全县“千万工程”现场观摩会,实行人居环境季度考评排序,围绕农村“厕所革命”、农村垃圾治理、农村污水治理、村庄规划、美丽乡村建设、特色产业发展等方面进行重点调度。县、乡、村三级以“政府引导+发动群众+适度项目配套”为支撑,优先建设既方便生活又促进生产的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项目。3年来,镇雄县多方整合、筹措资金约4.68亿元,实施“千万工程”示范村项目36个,有力推动了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


改善农村环境、保护土地,必须拒绝农膜污染。镇雄县实施“地膜科学使用回收项目”3年来,投入中央农业生态资源保护资金1320万元,农膜污染治理从“碎片化”难以捡拾,转变为“成块化”能捡拾,再到“成条化”易捡拾,农膜安全处置率逐年提升,获得省、市各级各部门的肯定,为昭通市农膜污染治理提供了镇雄模式。在赤水源镇银厂村的镇雄县长合蔬菜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蔬菜基地,镇雄县农村能源建设与农业环境工作站副站长蒋浩正检查农膜回收情况。“作为责任主体单位,我站对农膜的使用和回收负有监督管理职责。按照管理办法,对未按规定回收的可处以1万元到10万元不等的罚款。”蒋浩说。


在当地的蔬菜基地里,五六名群众正在整理使用过的农膜,准备交给专门的回收机构处理。种植大户刘菊花兴奋地告诉记者:“现在的农膜和以前大不一样了!以前一揭就碎,现在能整块揭起,还有专人回收。”这些变化让当地群众纷纷称赞。



一村一落美如画,宜居宜业幸福家。镇雄县学习推广浙江“千万工程”经验3年来,通过整治农村人居环境提升村容村貌、发展产业助力群众增收、加强乡村治理提升群众获得感,造福了万千农村群众,在广袤的古邦大地上绘就了一幅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丽画卷。


来源:昭通日报(昭通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陈忠华 杨 杰 姜跃武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华夏一县一品网创业服务中心  |  华夏一县一品网全国县级分站站长创业招募函  |  招聘  |  华夏一县一品网平台商户入驻须知  |  网站地图  |  会员等级  |  广告服务  |  违规举报
  • 联系我们

    电话:0571-86995329

    邮箱:yixianyipinshop@163.com

    微信:xiangwen6831

  • 华夏一县一品网订阅号

  • 华夏一县一品网小程序

  • 云南卖公众号

  • 云南卖小程序商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