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临沧耿马:魔芋催生致富增收“魔力”-华夏一县一品网

云南临沧耿马:魔芋催生致富增收“魔力”

   日期:2022-11-03     浏览:349    

初冬凛冽,一年一度的魔芋收获季节即将来临。鲁绍举常常拎着一把锄头在自家的魔芋地里巡看。“30多亩,11月到12月采收,除去商品芋,子芋作为来年的种子,今年纯收入15万元没问题!”鲁绍举黝黑的脸上喜悦难掩。

鲁绍举是耿马傣族佤族自治县孟定镇尖山村三杈木自然村的村民,一直在外务工挣钱。2019年,随着尖山村产业转型发展,鲁绍举寻思着得转型,几番思量,房前屋后随手一种都能长的“懒庄稼”魔芋入了眼。

2019年春耕时,鲁绍举开始种植魔芋,第一年就有了较好的收入,随后面积越种越多,达到了30多亩。“以前零散种植效益不高,一年到头纯收入也就几千元。现在实施标准化种植,我每年的纯收入都在14万元至15万元之间。”见识了魔芋的“魔力”,鲁绍举难掩喜悦之情。

鲁绍举所在的尖山村种植魔芋面积4500亩,是孟定镇魔芋产业发展重点村,全村706户农户有516户种植魔芋。在村里,像鲁绍举这样靠种植魔芋发家致富的农户比比皆是。

用尖山村党总支书记字学伟的话来说,全村老少能过上好日子,走上发展产业增收致富的道路,靠的就是魔芋。“别看魔芋长得不起眼,黑乎乎一疙瘩,然而价值不菲,是实实在在的‘金疙瘩’。”

尖山村属耿马县7个边境村(社区)之一,与缅甸老街市接壤。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以来,尖山村巧借脱贫攻坚产业发展扶持资金,引进魔芋产业落地,扶持部分贫困户群众零散种植,魔芋逐步成为贫困户增收渠道之一。2019年,为加大魔芋产业的发展,尖山村整合中央扶持壮大村级集体经济项目资金50万元、沪滇协作项目资金128万元,建设魔芋加工厂房,引进有实力的临沧滇晟魔芋公司,成立魔芋种植专业合作社,采取“党支部+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模式,通过村企合作、保底收购、收购提成“三保险”示范推动运营,引导群众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发展魔芋产业,激活尖山村资源要素和魔芋产业潜力。

为打造魔芋产业品牌,尖山村始终把提高魔芋品质摆在魔芋产业发展优先位置,从相对重视产量向追求“产量、品质、生态”全面转变,积极开展标准化技术推广运用。依托云南大学农学院等科研院所建立魔芋良种繁育供给体系,加大良种繁育、引进示范和推广力度,确保优良种芋的供给。尖山村魔芋种植由2018年210户增加到516户,种植面积8000余亩,产值约5000万元。2021年,尖山村魔芋产业实现村集体经济收入19万元,种植户户均增收13000元。

“魔芋,之所以叫这个名字,可能这是一种有‘魔力’的农产品吧。”一说起魔芋,三杈木自然村魔芋种植户高德伟眼睛眉毛都含着笑。高德伟告诉记者,他现在种植的魔芋有20余亩,去年纯收入10万余元,一家人的生活因此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

尖山村山川秀丽,风景独特。发展魔芋产业既是助农增收的致富产业,又是保护生态环境、发挥生态优势的绿色产业,实现了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的有机统一,更演绎出一首山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魔力”变奏曲。如今,尖山村、大水井村等6个边境村1100余户农户种植魔芋,村民在家门口就能增收致富。

“有了产业的发展,农民的腰包鼓了、生活好了,坚定了我们走好农产业发展这条路子的信心。通过以短养长的林下套种魔芋的模式,催生致富增收‘魔力’,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效,为乡村振兴打下坚实的基础。”对于今后全村的发展,村党总支书记字学伟信心十足。


记 者/彭劲松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华夏一县一品网创业服务中心  |  华夏一县一品网全国县级分站站长创业招募函  |  招聘  |  华夏一县一品网平台商户入驻须知  |  网站地图  |  会员等级  |  广告服务  |  违规举报
  • 联系我们

    电话:0571-86995329

    邮箱:yixianyipinshop@163.com

    微信:xiangwen6831

  • 华夏一县一品网订阅号

  • 华夏一县一品网小程序

  • 云南卖公众号

  • 云南卖小程序商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