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时节,云南昭通市昭阳区的高山冷凉蔬菜种植户正在抢收销售蔬菜,一派繁忙的秋收景象。
徐文富是洒渔镇新立村4组村民,作为土生土长的新立人,他是“靠山吃山”的第一批“吃螃蟹的人”,2018年他率先试种50亩冷凉蔬菜,他从失败到成功,从单打独斗到合作社规模发展,只用了4年时间。
徐文富说:“我是从2018年开始试种蔬菜,但是失败了。我们不是种植技术失败,而是销路失败。后来通过多方了解,调研市场,觉得前景还是比较可观。2019年找到销路,销往四川、湖北、贵州。蔬菜这个产业在高寒山区是比较适合种植的,品质比其他地方好。目前,已发展蔬菜种植面积500亩。长期用工每天在40人左右,今年实现了200多万元的利润,支付务工工资在80万元左右。”
前面有人走,后面就有人跟。臧庆阳是洒渔镇弓河村16组村民,以前他从事运输行业,2019年,他发现有人在规模种植蔬菜,他也加入了高山冷凉蔬菜种植队伍中,到新立村流转土地就干起来。记者见到他时,他正在组织工人采收装车。
臧庆阳告诉记者:“2019年,我也开始种植蔬菜,种了20亩,由于经验不足,没赚到钱只能保本。后期土地也增加了,经验也丰富了,种植了120亩地,产量可以,品质也很好。目前是3000多元一吨,一亩地在3吨左右。一年可以赚30万元至40万元,除了成本还能赚20万元。这几年种植冷凉蔬菜,生活也改善了,收入也增加了,周边的老百姓也种植了很多。”
昭阳区是全国580个蔬菜重点生产线之一,近年来,昭阳区紧紧围绕产业振兴、助农增收的要求,因势利导,充分利用高山冷凉的自然禀赋,大力发展高山冷凉蔬菜产业,助农增收。
昭阳区园艺所所长刘平润说:“昭阳区利用高山冷凉气候优势,发展种植高山莲花白,通过这几年整合项目、完善基础设施、修建田间道路,促进了蔬菜产业的发展。到2022年,高山冷凉蔬菜发展种植面积已有5万多亩,计划在3年之内发展到10万亩来促进农民增收。主要分布在洒渔镇、苏甲乡、小龙洞回族彝族乡,这些地方海拔高,生产出来的蔬菜在热的地方是比较紧缺的,品质也非常好。昭阳区发展到10万亩的时候,平均亩产值按4000元来算,年产值就能达到4亿元,将有效地促进农民增收。”
来源:昭阳区融媒体中心 严格 石春宏 严天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