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文山州,努力打造一批边民富、边境美、边防固的现代化边境小康村。
正值暑期,云南省文山州麻栗坡县老寨村一步一景、处处富足,迎来不少游客。可在过去,由于位置偏远,边境村的发展相对落后,村民靠天吃饭、生活艰难,大多选择外出务工。从2015年开始,云南省开展“沿边三年行动计划”,文山州统筹整合资金近11亿元,对边境村寨高起点规划,进行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培育、环境整治等六大工程,42个边境村寨变景区、土房变楼房。

云南省麻栗坡县老寨村村民 张武荣:游客来了以后,我们也开始搞农家乐,搞点种植水果这些,都好卖了,在家门口就可以赚钱了。我们人在农村,享受的也就是城里面的生活。
为拓宽村民增收渠道,当地政府鼓励、支持边境村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利用八角、草果、水果等资源,打造果品村、蔬菜村、鲜花村等一批特色村寨。在距离中越边境不足一公里的黄瓜录村,通过发展农业和养殖业,村民就近能就业,收入实现翻番。

云南省麻栗坡县黄瓜录村村民 邓富菊:现在主要收入是靠种植草果和树番茄,草果一年收入两三万(元)左右,树番茄一万多(元)左右。
边民富边疆稳。如今,文山州42个边境村寨都有村民自发地参与到巡边护卫中来,建设好美丽家园的同时,守护好神圣国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