峨山
中国第一个彝族自治县
云南省第一个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地方
全县辖3镇3乡2街道、76个村(社区)
在1972平方公里的国土面积上
居住着彝、汉、哈尼等25个民族
总人口17万人
2020年
峨山完成生产总值117.6亿元
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82.2亿元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0.45亿元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2441元
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441元
......
这里的资源丰富,是生态福地
最近,
北迁亚洲象也在峨山来来往往
6月17日晚
15头北迁亚洲象
从易门县进入峨山县活动
早前
5月24日晚8时起
象群首次迁徙到峨山
在这里呆了6天——
想来,
峨山森林覆盖率超过60%
作为镶嵌在滇中玉溪的一个碧绿大氧吧
被象群青睐不无理由
骑车在峨山县穿行
路旁栽满了绿
河床上铺满了绿
漫山遍野充斥着绿
而山花点缀在绿色间
骑行变得浪漫美好
雨后的峨山
山间云雾缭绕
宛如仙境
田野中稻谷金黄
行走在田间
谷香四溢
运气好的时候可以碰见当地人捉稻花鱼
......
这里历史悠久,是彝人先祖圣地
距今约1—2万年前
就有人类在峨山生息繁衍
彝人祖先阿普笃慕
育有六子
(慕雅切、慕雅考、慕雅热、慕雅卧、慕克克、慕齐齐)
后发展成6个古代彝族部落
彝族“六祖分支”
武、乍部落留在峨山
阿普笃慕的画像仅在峨山考证发现
峨山旧名嶍峨
历史上有“临郡岩邑,省会南藩”之称
自元朝二十六年(1289年)改置嶍峨县
距今已有732年历史
历史悠久的彝文化和品种丰富的动植物资源
形成了独特的峨山特色食谱
造就了独具魅力的峨山味道
峨山饮食属西南口味
但又兼具少数民族山野特色
其饮食特点是
“鲜、野、辣、纯”
它把山野菜系的“鲜、野”
制作方法的“土、纯”
地区特色的“辣”
融合为一体
......
这里人杰地灵、是革命故地
还是滇中地委旧址
红色政权起源地
具有光荣革命传统
有1000多人参加了党的地下组织
数千人参加了武装斗争
200多位烈士
为人民的解放事业献出了生命
是解放战争时期滇中革命根据地
云南省59个革命老区县之一
今年
峨山县迎来70华诞
如今的峨山已成长为:
国家级卫生县城、园林县城
云南省文明县城
中国民族民间艺术之乡(彝族花鼓舞)
国家级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试点县
云南省县域经济转型发展试点县
云南省医养结合试点县
玉溪市城市提质扩容示范县
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
云南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
......
这里文化浓厚,是文化宝地
峨山是一块彩云之南彝族歌舞之花绚丽绽放的热土
每年的彝族“火把节”、“开新街”等彝族传统节日
吸引着四方宾客
具有以“六彝”文化
(彝祖、彝镇、彝医药、彝火、彝鼓、彝绣)
为主的丰富彝族文化瑰宝
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族民间艺术之乡(彝族花鼓舞)”
2021年6月10日
国务院公布第五批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峨山彝族花鼓舞入选
文字编辑:王卫东
摄影:张有林 李雨霖
资料来源:玉溪市人民政府、峨山县人民政府
百度百科、“玉溪文旅”微信公众号、云南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