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消息(记者 章馨予
楼志明)近日,在义乌九都酒业酒厂占地1500平方米的地下酒窖里,560缸高粱烧在6层棉被和1层薄膜覆盖着的地缸里恒温发酵,身着统一制服的酿酒工人在生产线上有序忙碌。据悉,义乌九都酒业产出的高粱烧被誉为义乌“小茅台”。前不久,一名陕西酒商慕名而来,订走了一批陈酿多年的高粱烧。
在义乌,说起高粱烧,人们一定会不假思索地想到大陈。据史料记载,大陈高粱烧至今已有200年历史。目前,全镇共有高粱烧生产企业1家、作坊4家、家庭作坊1000余家。其中,东塘宦塘村一带最为集中。宦塘90%以上的农户都有一套高粱烧酿造技术,酿出的酒深受义乌及邻近县市消费者喜爱。
2015年,宦塘村蒋锦国在金华市质检部门牵线搭桥下,出资200万元,成功收购了湖州一家濒临破产的国有白酒生产企业。当年12月,蒋锦国的九都酒业有限公司正式挂牌成立,标志着义乌大陈高粱烧开始朝着正规、有序方向发展。
为保障高粱烧的纯正品质,蒋锦国承包了村里800亩高粱种植基地,同时在河南商丘承包了5000亩高粮基地,并引进设备对高粱进行水分、农残物等成分检测,确保原材料质量。
九都酒业还传承古法酿造,并结合现代工艺进行规模化生产。“相比液态法,古法也就是固态法酿造的白酒含有更多有益成分。”公司成立后,蒋锦国找到杜康酒酿艺传承人、中国酿酒大匠高小敏,邀请他担任酒厂的技术顾问。在高小敏的精心调制下,3个月后,九都酒业出产了第一缸醇厚清香的高粱烧。
在推陈出新的路上,蒋锦国从未停下脚步。目前,公司已投入200万元计划建设全市首家白酒研究科研基地,在原清香型高粱烧基础上,新研制竹酒、红枣酒、枸杞酒等一系列兰香型高粱烧产品,后续还将陆续投入500万元,预计今年科研基地可正式投入使用。
身为宦塘村村主任,蒋锦国心中还有一幅关于“古越宦塘,酒香小村”的宏伟蓝图,那就是在传承古越文化的基础上,发扬宦塘的酒香文化将其打造成酒产业村。目前,村标已制定完成,其中针对白酒产业,在国家标准之上,对原材料、农残物、工艺流程等都作出了规定。“这意味着,以后大家酿酒必须按照规定标准生产。”在蒋锦国看来,首先要将自身做大做强,才有资格和能力带领大家走上规范化生产道路,推动义乌白酒产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