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记者来到杭州市“伊滋味”拉面馆时,店里人声鼎沸、座无虚席,一碗碗色香味全的拉面令人垂涎欲滴。店主马老板说:“我们已经在杭州打开了市场,下一步要成为杭州清真餐饮业的龙头品牌,在全国快餐行业中具有一定的知名度。”
“拉面经济”是青海省化隆县的优势产业,当地居民通过“亲帮亲、邻帮邻”的方式,下广东、上东北、走福建、跑湖北,在全国各地开起了大大小小的拉面店。目前,由化隆县当地居民经营的拉面店已遍布全国270个大中型城市,数量达1.5万家,全县从事拉面行业的人数近11万人,超过总人口的三分之一,产值实现100亿元。
“拉面经济”发展壮大的背后,涌动着当地金融机构输出的资金“活水”。据统计,为有效解决群众在拉面行业创业的资金困难问题,该县金融机构累计投放信贷资金达12.94亿元,有力地支持了“拉面经济”的发展壮大。
由“散”到“合”
化隆县利用扶贫专项资金,采用“带薪在岗实训+创业”模式,送贫困户到有实力的面馆接受实训,实训期间有工资,学成后有贴息贷款;实施推荐“化隆拉面经济重点扶持贷款”,发放创业小额担保贷款贴息,目前已上报申请小额担保贴息238户、共计563万元。
此外,人行化隆县支行还制定了《化隆县普惠金融“拉面经济”试点发展实施方案》,引导金融机构发挥金融力量,建立了金融政策与扶贫政策、产业政策、监管政策等有机结合的普惠金融发展支撑体系。为了打消拉面从业者的后顾之忧,当地政府主导建立起了风险补偿机制,累计筹集担保基金达100万元,为25万户创业人员发放创业担保贷款达681万元,有效解决了群众涉足拉面行业的抵押担保问题。该县还通过创建全国最大拉面电商服务平台“互联网+拉面”,为拉面店提供劳务服务、信息服务、产品服务和线上培训等服务。
在相关部门的共同努力下,该县目前初步形成了以拉面为龙头,以餐馆经营为主,餐厅务工、餐厅转让中介服务、餐厅贩运牛羊肉等为铺的多种行业并举的产业链,成就了一批省内外享有盛名的餐饮企业。
由“繁”到“简”
化隆县涉农金融机构采取一次核定、随用随贷、余额控制、周转使用的管理办法,简化贷款手续,减免评估费用,加大力度支持“拉面经济”。对于新成立的“拉面经济”产业链企业,金融机构免除其提供近3年财务报表等程序,在还款方式上根据贷款期限、生产需要、经营周期的不同,和借款人协商选择还款时间和形式;以扶贫开发小额贷款和拉面项目贷款为金融精准扶贫的主要方式,提供5万元以下、3年期以内、基准利率零浮动的“530”扶贫小额贷款。目前,该县发放“530”扶贫小额贷款达1.5亿元,贫困户信贷覆盖率和获得率分别达到48%和57%。
在“放管服”方面,该县积极探索金融精准扶贫贷款“一站式”服务,简化信贷程序,通过“短、平、快”的“一站式”服务,让符合条件的贷款户“只跑一次腿,办完所有事”,明显提高了工作效率。
由“少”到“多”
“人行分支机构和相关金融机构要立足地区实际,积极支持辖区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从而壮大地方经济,改善百姓生活。”人行海东市中支行长马渭桥说。据介绍,近年来,人行化隆县支行利用支农再贷款、扶贫再贷款,引导金融机构发放“拉面经济”贷款等相关贷款每年增幅在27%以上,其中“拉面经济”贷款余额达1.25亿元,占全县贷款总量的8.1%。
针对普惠金融信用缺失的问题,人行化隆县支行在县政府领导下,积极推进“信用户、信用村、信用乡”建设,着力破解银农信息不对称难题,使更多群众可以享受“利率优惠、期限优惠、额度优惠”的政策红利,逐步提高信用贷款额度。据统计,该县金融机构累计对从事“拉面经济”的信用户发放信用贷款达4亿元,让利达1200万元。
同时,金融机构通过积极探索适合化隆县拉面经济的贷款方式,创新信贷模式,推出“农村个人多户联保”“两富带一穷”“驻办行+驻村第一书记+贫困户”等信贷模式,并以当地农行和信用联社针对拉面经营户开发的“信用卡授信”“富农卡”等产品为载体,累计授信达2.21亿元,使金融资源更好地融入到拉面经济中。
由“弱”到“强”
据悉,为支持“拉面经济”发展,化隆县按照“互联网+拉面+N”思路,规划建设了青海省扶贫拉面产业园、青海省扶贫拉面培训服务中心、“互联网+拉面”电商服务中心和拉面扶贫“二合一”大数据平台。该县通过项目推荐、创业培训、贷款扶持等措施,引导返乡创业拉面成功人士成立农业合作社399个,申报龙头企业10家。有的创业老板带着资金回到家乡二次创业,从事种植业、牛羊、高原冷水鱼养殖等现代化农业,带动了相应餐饮辅料制作、牛羊肉配送等行业的发展,建成了一批引领青海清真餐饮业发展的、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大型饭店。
在硬件方面,化隆县相关职能部门开展了“统一装饰风格、统一店员服饰、统一拉面简介、统一店名牌匾”的 “四统一”示范店推广活动,开创自有品牌,为拉面经济注入鲜明的民族餐饮文化特色。金融在支持“拉面经济”发展壮大的同时,还带动了越来越多的人走上了创业之路,实现劳动力转移,带动当地农户脱贫致富。
在拉面经济的带动下,该县69个村、1.66万人实现脱贫摘帽目标,为西部少数民族贫困地区闯出了一条脱贫致富的路子。“一人学好拉面手艺,全家脱贫不成问题。”说起拉面脱贫,化隆县就业局局长马玉忠底气十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