炭泉小米,吉林省松原市长岭县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炭泉小米的原产地南城子是金代起兵的粮草囤积之地,由于粮草的长时间腐蚀作用,这里的土含有大量的有机质和腐植酸,也就是通常所说的草碳土,对各种作物能长时间提供丰富的营养,并起到施肥、保湿、疏松土壤的多重功效。除此之外,南城子内有多处四季流淌的泉水,经过检测,这些泉水经过山体多年孕育后,富含多种钙、钠、钾、镁、碳硅酸等多种微量元素。所以基地经过泉水灌溉的农作物产品品质极佳,远近闻名。
产品特点
炭泉小米色泽鲜黄,米粒小而圆润饱满,手感光滑沉实。小米饭松软油亮、入口柔软、饭香浓郁、凉饭不回生 [1] 。小米又名粟,营养丰富,许多妇女在生育后,都有用小米加红糖来调养身体。小米熬粥有“代参汤”之美称。碳泉小米不仅绿色无公害,而且还富含丰富的维生素B1、B12等。利用草碳土生长和泉水灌溉的小米和其它农作物,自身所含有的营养物质都超过原来的好几倍。
产地环境
长岭县隶属于松原市,位于吉林省西部,松原市西南部,地处松辽平原腹地、科尔沁草原东部。总面积5736.3平方千米,耕地33.26万公顷,林地6.4万公顷,草原6.8万公顷,是典型的农业县份。
长岭气候适宜,土地肥沃。全县属中温带半湿润半干燥区,年平均气温为4.9℃,10℃以上有效积温2919℃,年平均降水量470毫米,无霜期一般在140天左右,具备农林牧综合发展的基本条件。盛产包括小米在内的多种农产品,是全国商品粮基地县、油料生产重点县和吉林省玉米出口基地县。
历史渊源
长岭县南城子小米名声在外,近千年前,金代在此屯粮驻兵,经过若干年的雾化,当是囤积的粮草遗留形成了深达3米的草炭土,草炭土富含大量有机质和腐殖酸,积聚了谷类种植丰富的营养层,出产的小米氨基酸含量高,这就是南城子小米与众不同的根源所在。
由于品质好,南城子小米供不应求,2010年开始,长岭县龙头农企开始尝试规模化种植。
2010年到2012年三年内,小米种植基地从最开始的20公顷地扩大到170多公顷的面积,为南城子小米赋予了一个新名字——炭泉小米。
生产情况
2013年末至2015年,炭泉小米累计生产精品小米30000吨。
地域保护范围
炭泉小米产地范围为吉林省松原市长岭县前进乡、三县堡乡、新安镇、前七号镇、大兴镇现辖行政区域。 [1-2]
质量技术要求
一、品种
“公矮二号”、“公矮五号”、“红谷”等适宜当地种植的品种。
二、立地条件
土壤类型为草炭土,有机质含量≥3%,pH值7.0—8.0。
三、栽培管理
1.播种时间:每年4月25日—5月10日播种。
2.种植密度:垄作每公顷≤80万株,平播每公顷≤95万株。
3.施肥:每公顷每年施腐熟有机肥≥30立方米。
4.收获:谷穗80%的籽粒达到成熟时收获,自然晾晒,不同品种单打、单收、单贮。
四、加工
谷子经过风选除杂→清理(磁选)→去石→砻谷→谷糙分离→去石→碾米→分级→色选→定量→检验→包装→入库。
五、贮藏
水分≤13%时常温密闭保存不超过12个月。
六、质量特色
1.感官特色:色泽鲜黄,米粒小而圆润饱满,手感光滑沉实。小米饭松软油亮、入口柔软、饭香浓郁、凉饭不回生。
2.理化指标:水分≤13.0%;蛋白质≥9.5%;直链淀粉15.0—22.0%;粗脂肪≥2.5%。
3.安全要求:产品安全指标必须符合国家相关规定。
六、质量特色
1.感官特色:色泽鲜黄,米粒小而圆润饱满,手感光滑沉实。小米饭松软油亮、入口柔软、饭香浓郁、凉饭不回生。
2.理化指标:水分≤13.0%;蛋白质≥9.5%;直链淀粉15.0—22.0%;粗脂肪≥2.5%。
3.安全要求:产品安全指标必须符合国家相关规定。 [1-2]
专用标志使用
炭泉小米产地范围内的生产者,可向长岭县市场监督管理局提出使用“地理标志产品专用标志”的申请,经吉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审核,报质检总局核准后予以公告。炭泉小米的检测机构由吉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在符合资质要求的检测机构中选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