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金华两头乌猪产业发展促进条例》获省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十六次会议批准通过。这是全省首部畜牧业地方性法规,将于5月1日起实施。
当前,我市正着力推进金华两头乌和金华火腿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两大产业呈现良好势头。去年,金华两头乌出栏量超9万头、火腿产量超400万条,同比分别增长35.4%、14.3%。
《条例》明确,地理标志产品金华火腿应当以金华两头乌后腿及其二元猪、三元猪的后腿为原料,要建立金华两头乌和金华火腿地理标志保护机制,引导经营者传承金华火腿制作工艺,规范地理标志使用,推动两大产业互促互进。
同时,《条例》要求完善保种体系,坚持活体保种和遗传材料保存相结合,建立金华两头乌种质资源库。《条例》还支持采用生物育种技术选育新品种、新品系,推广农牧循环、圈放结合等养殖模式,鼓励异地养殖,推动金华两头乌产业规模化、集约化、一体化发展。
《条例》鼓励和支持生产经营者开发以金华两头乌为原料的鲜肉制品、预制菜品、休闲食品等,推动产品精深加工,不仅有助于提升产品附加值,也有助于提振终端消费、带动有效供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