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兴乡村 市场要素逆城镇化走向乡村-华夏一县一品网

振兴乡村 市场要素逆城镇化走向乡村

   日期:2019-11-18     来源:半月谈    浏览:257    

半月谈编辑 赵一鸿

中国传统乡村培育了光辉灿烂的农耕文明,勾勒出人类农耕史上其他地区难以比拟的宏阔图景,今天的中国乡村,依旧保存着这份独特的价值。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吹响了新时代乡村发展的号角。

小时候,我们大概都有这样或那样的乡村经历,不管是直接插秧种田,还是间接地领略过乡村风光,那种自然淳朴、生机勃勃、人丁兴旺的景象给我们留下了不可磨灭的记忆,也成了我们乡愁的一部分。今天,我们的日子越过越好,乡村似乎也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野。但其实,你可能不知道:今天的乡村正在重新积聚潜能,并且重焕生机。

作为新时代的新实践,不能简单地把乡村振兴理解成抓农业发展,而是要跳出单线思维,重新去认识、评估乡村。

从历史脉络看,中国传统的乡村,不是城市的附属品,也不以向城市提供农产品、输出劳动力为主要特征。那时候的乡村更多承载了中国农耕经济的主线,以及乡土文脉的情怀。

人们虽然是面朝黄土背朝天,但是尊山爱水,生活惬意,士大夫和乡贤代代传承,他们以文化人,善治乡村。

这样的图景延续到今天,我们再提乡村振兴,首先不能断了这个根,不能舍弃乡土中国的优质养分,而是要立足中国乡村的传统优势,全面发力。怎么才让这个力给得更精准?这就要求我们充分研究现阶段乡村发展的特征。

以往,乡村建设更多围绕工业化、城市化展开,乡村的功能价值相对单一。逐渐地,我国“以工业反哺农业”,通过统筹城乡发展重新赋予乡村新的定位,乡村也由此积蓄了越来越大的潜能,迎来了前所未有的转型发展契机:

工业化、城镇化积累了大量的资金、技术、人力,市场要素逆城镇化的态势也已经初显端倪;全国消费升级正在进行,人们对优质农产品的需求不断增强;城市居民越来越向往田园生活,乡村的生态价值更加受到重视;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探索也正在“破冰”......

时代的发展再次激活了乡村的多元功能,中国的乡村,不应该再是荒芜的乡村、留守的乡村。乡村振兴,是一项开创性的战略工程,没有经验可循、也没有现成的样本可抄。要让乡村好起来、活起来、富起来,仅仅依靠工业的反哺和城市的带动,是远远不够的。乡村本身的基因和价值,应当成为乡村振兴的基点和着力点。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华夏一县一品网创业服务中心  |  华夏一县一品网全国县级分站站长创业招募函  |  招聘  |  华夏一县一品网平台商户入驻须知  |  网站地图  |  会员等级  |  广告服务  |  违规举报
  • 联系我们

    电话:0571-86995329

    邮箱:yixianyipinshop@163.com

    微信:xiangwen6831

  • 华夏一县一品网订阅号

  • 华夏一县一品网小程序

  • 云南卖公众号

  • 云南卖小程序商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