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完成了“明晰产权、承包到户”,截至目前,全国发放林权证1亿多本,初步实现“山定权、树定根、人定心”。国家林草局副局长 唐芳林:林农非常看重手里的林权证,很多农民把林权证和宅基地证、结婚证放一起保管,对集体林改衷心拥护。林改后,农民成为山林的主人,乱砍滥伐现象极少发生,造林护林营林积极性不断提高。林改改出了满目青山,集体林森林蓄积比林改前增加了近39亿立方米,增幅近85%,有林地面积增加了近4亿亩。林区的绿水青山越来越多、生态越来越美。国家林草局副局长 唐芳林:建立了林权抵押贷款制度,全国林权抵押贷款余额1300多亿元,成为支持林业生态建设和产业发展的重要资金来
通过林改,全国培育家庭林场、专业大户、林业合作社等林业新型经营主体近30万个。集体林地产出每亩约300元,比林改前增长3倍多。全国林业产业总产值超过8万亿元,部分集体林业大县农民一半以上收入来自林业。系列部署 推动林业适度规模经营健康发展林业适度规模经营是增加林农收入的重要途径,如何推动林业适度规模经营健康发展?《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方案》在充分吸收基层创新经验的基础上,作出系列部署。,时长01:19
首先是积极稳妥推动林权流转,鼓励各地采取措施,引导农户通过出租、合作、入股等方式流转林地经营权,将闲散的林地集中起来。支持各地组建林权收储机构,采取市场化方式将分散的林权适度集中起来规模经营。国家林草局改革发展司司长 王俊中:第二个方面是大力推广合作经营,一方面支持小农户开展多种形式的联合经营。另一方面支持分区分类探索国有林场经营性收入分配激励机制,引导国有林场通过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与农户联合经营,实现多方共赢。第三是完善利益联结机制,发挥各类社会化服务组织带动小农户作用,鼓励各类企业参与林业投资经营,建立健全联农带农机制,让小农户更好融入大市场。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