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全域推进城乡绿化美化,持续优化城乡生态环境,近日,省绿化与自然保护地委员会办公室等8部门联合印发《浙江省美丽林相提升总体规划(2025-2030年)》。
《规划》以人为活动频繁区域为重点,以视域可见范围为对象,通过持续开展美丽林相改造提升,形成“春有繁花似锦、夏有绿树成荫、秋有红叶飘霜、冬有踏雪寻梅”的美丽森林新画卷。
《规划》提出“一主三面、八脉两网、多维多点”空间布局。“一主三面”为与上海、江苏交界的主界面,与安徽、江西、福建交界门面和沿海界面;“八脉两网”指以八大水系干流及重要支流沿线两侧及山体一面坡,车流量相对密集、人为活动频繁的公路和铁路网两侧区域;“多维多点”为高铁站、服务区、入城口、客运码头、保护地出入口、制高点和眺望点、郊野公园、山地公园、机场、湖泊水库等人类活动频繁区域重要节点。
《规划》明确,通过四大策略、八大建设工程完成美丽林相提升主要任务:一是重要节点美丽林相提升。对进入浙江的要道、大道,进入市县的道路等重要节点,结合当地自然环境、资源禀赋、人文特色,打造季相鲜明、全年有景的标志性节点。二是江河湖路沿线美丽林相提升。以公路、铁路、水系、航道两侧及山体为重点,通过常绿与落叶相结合,春花与秋叶相结合,速生与慢生相结合,有机串联沿线自然人文资源,打造具有浙江特色的多彩山水画廊。三是浙美山林美丽林相提升。聚焦城市、镇村周边山体、各类自然保护地等区域,加大退化林修复,发展珍贵树种,优化彩色树种比例,完善森林生态功能,打造具有浙江韵味的森林景观。并依托优质森林生态资源,培育生态共富新业态,为城乡居民提供更高品质的生态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