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永平:核桃认证有机基地全国第一-华夏一县一品网

大理永平:核桃认证有机基地全国第一

   日期:2022-10-29     浏览:360    

10月28日,“大理这十年”系列新闻发布会第二十二场——永平县专场发布会召开。党的十八大以来,永平县发展驶入快车道,全县地区生产总值从2012年的23.14亿元增长到2021年的71.19亿元,年均增长11.9%;人均GDP从2012年的11776元增长到2021年的43448元,年均增长13.95%。博南大地的发展底子更加厚实、生态更加良好、民族更加团结、人民更加幸福。


董孟良 摄

认证有机基地居全国第一

“这十年,永平县致力于兴产业培动能,县域经济实力显著提升。粮食产量10年连增,人均粮食产量达608公斤,是全国平均水平的1.25倍。以“五种五养”为牵引,农业产业规模化效益逐步显现,被确定为云南省“高原特色农业示范县”。

立足全县核桃种植面积达158.7万亩,产业基地规模效应明显和长期形成的曲硐滇西核桃交易营销市场优势,全力以赴抓实基地建设、链条延伸、商贸流通,认证有机基地100余万亩居全国第一,“果亮”牌有机核桃(果仁)连续三年被评为云南省“十大名果”,先后被评为全省“一县一业”坚果产业(核桃)示范县、特色县,赢得了“中国优质核桃基地重点县”“中国十大名优核桃”“中国核桃之乡”“中国核桃贸易集散第一县”等美誉。

34个“一村一品”示范村

十年来,精准扶贫、尽锐出战,永平县累计投入扶贫资金42.98亿元,2个贫困乡镇、45个贫困村、6034户21592人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面脱贫,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与全国全省全州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落实“四个不摘”要求,抓实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工作,企业、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与有产业发展条件的脱贫户建立“双绑”利益联结机制,脱贫群众收入持续增长,坚决守住全县1户都不返贫的底线。

高位推动“十百千”乡村振兴示范工程,银江河流域、博南古道沿线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稳步推进,34个村被命名为国家、省州“一村一品”示范村,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群众生活更有盼头。2021年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是2012年的2.5倍和3.3倍,年均增速9.7%和12.6%。通过就业培训,群众出家门、上车门、进厂门,踏上了致富路。

空气优良天数比例达100%

十年来,致力于护环境优生态,绿美永平建设深入人心,永平县成功创建省级生态文明县,被列为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固体废物污染治理等专项攻坚战纵深推进,全县水质断面监测总体达Ⅱ类标准,母亲般的银江河变得更加清爽。

完成森林抚育15.9万亩,森林面积由19.7万公顷增长至21.35万公顷,森林覆盖率增加6个百分点,每年春季,万亩高山杜鹃竞相绽放,300多万株滇山茶争相斗艳,县城空气优良天数比例达100%,博南大地的山川更加秀丽、空气更加清新。全县7个乡镇全部创建为省级生态乡镇,69个行政村被命名为州级生态村,绿色发展理念深入人心,生态安全屏障不断筑牢,青山绿水、蓝天白云真正成为永平人民的“幸福不动产”。

“鸡中第一味”香飘四方


十年来,积极融入大滇西旅游环线建设,永平县聚焦古道、老街、古木、美食等独特资源优势,成功打造西南丝绸之路上的绿色明珠—宝台山、中国历史文化名村—曲硐古镇、离天空最近的茶园—大坪坦、千年古核桃树园梦里原乡—十字口等4个独具特色的旅游风景区和美丽村庄,并正在打造世界第一古奇梅观光地—博南古道上的现存古村落花桥村。打响了“千古博南·味道永平”的餐饮品牌,黄焖鸡被盛赞为“鸡中第一味”,香飘四方,被誉为“中华黄焖鸡美食之乡”。

以全羊汤、鹅心肝为代表的清真美食独具风味、享誉滇西,永平白木瓜、永平白鹅、永平火腿成为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心驰神往的美景、种类繁多的美食让永平成为大家追逐诗和远方的驻足地。

撰文:杨维琦
       供图:中共大理州委宣传部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华夏一县一品网创业服务中心  |  华夏一县一品网全国县级分站站长创业招募函  |  招聘  |  华夏一县一品网平台商户入驻须知  |  网站地图  |  会员等级  |  广告服务  |  违规举报
  • 联系我们

    电话:0571-86995329

    邮箱:yixianyipinshop@163.com

    微信:xiangwen6831

  • 华夏一县一品网订阅号

  • 华夏一县一品网小程序

  • 云南卖公众号

  • 云南卖小程序商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