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3日,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和昭阳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专家在昭阳区小龙洞回族彝族乡高产青贮作物示范地进行了实地测产,当日测产得到了亩鲜产8.37吨的喜人数据,比同期测产当地群众种植的亩鲜产高出3吨左右,创昭通有测产报道以来最高纪录,这个产量在全国也名列前茅。
小龙洞乡高产青贮作物示范地属于中国科学院“创建生态草牧业科技体系”先导专项课题,是国家生态草牧业系统集成战略性研究课题,在全国设置了3个示范区,昭通是其中之一。昭通示范区设有昭阳区小龙洞乡高产青贮作物示范地、守望回族乡苹果园林草间作示范地和巧家县放牧草地恢复和补播技术示范地等5个示范地。
测产现场,专家团队严格按照全株青贮玉米示范田测产技术流程进行测量。
2021年,课题组在昭阳区守望乡海拔1900米地区和小龙洞乡海拔2100米地区共完成了37种青贮作物的品种筛选试验,当年在2100米海拔筛选出亩鲜产6.9±2.0 吨的全株青贮玉米品种桥单6号。今年,课题组在小龙洞乡协同昭阳区腾旺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对桥单6号等品种进行试验示范种植,并测得亩鲜产达8.37吨,表明桥单6号青贮品种在昭通市2000多米较高海拔区域内的整体适应性非常好。明年,昭阳区将推广种植桥单6号2000亩,以解决冬春饲料匮乏和饲料质量不高的问题。(孔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