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山位于云南省西部,是云南历史上开发最早的地区之一,历史上为哀牢古国故地,公元前109年设不韦县,属益州郡,东汉设永昌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0年设保山专区,1970年改称保山地区,2001年保山地区撤销设立地级保山市。因城位于太保山下,故名保山。
01 历史积淀
(俯瞰保山市)
这里曾因2000年前的“哀牢归汉”而成为“华夷一统”的历史典范。公元69年(东汉永平十二年)哀牢王柳貌举国内附东汉,史称“汉德广,服不宾;绥哀牢,开永昌”,东汉王朝析益州郡不韦等6县并哀牢国故地新设的哀牢、博南2县共8县设立永昌郡。“哀牢归汉”不仅是东汉王朝的开疆盛举,也是中华民族走向融合统一的盛事,标志着今保山全境纳入中央区划治理和“永昌”得名的开端;郡名“永昌”寄托着中央“边疆稳固、繁荣昌盛、永世流芳”的美好愿望。
(位于保山市腾冲市的滇西抗战纪念馆)
保山是滇西战役的主战场,至今还保存着当时的遗址、遗物。国殇墓园,就是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期便开始着手恢复,同时也逐渐对外界开放。滇西抗战纪念馆内建有10万多名中国远征军名录墙,庄严肃穆。展馆内系统而生动地再现滇西抗战及中缅战争史,展现了这部结束中国苦难危机的革命史。
02 南方丝绸之路要塞
保山国境线长170公里,古老的南方丝绸之路,到了保山境内,成为了独一无二的一段道路,史称“永昌道”。永昌道经由保山一路向西,连接起了中国、印度两大文明古国。二战时期,沿丝绸古道开通的滇缅公路、中印公路成为中国抗日战争的生命线,从保山出发,经腾冲猴桥国家级口岸至缅甸密支那,到印度雷多是我国通往南亚距离最近、最便捷的陆上通道。
(腾冲和顺古镇航拍全景)
03 资源丰富
保山地处横断山脉滇西纵谷南端,怒山、高黎贡山横亘全境,澜沧江、怒江、龙川江穿流而过,物产丰饶、资源富集、自然景观神奇瑰丽。保山拥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山南红玛瑙、腾冲翡翠、龙陵黄龙玉等优势资源。尤其是保山的地热资源丰富,大小温泉、沸泉群(点)317处,被誉为“世界温泉博物馆”,境内腾冲火山群是全国著名的新生代火山群,有99座保存完好的火山,是中国已知的第二大热气田,热能蕴藏量达250多万千瓦。不仅如此,保山还被称为“滇西粮仓”,小粒咖啡享誉世界。
(高黎贡山)
04 文化交融
异彩纷呈又和谐共生的侨乡文化、永子文化、地质文化、翡翠文化、滇西抗战文化等多元文化在这片土地生根发芽。保山有华侨、华人50余万人,是云南著名的侨乡;盛名远扬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永子”,由20多种珍贵玉石高温熔化制成;云南省首个全国地质文化乡——保山市施甸县何元乡成为中国海林檎的故乡;腾冲是缅甸玉石最大的集散地、交易中心和加工基地,拥有“玉出腾越”的美誉;保山的美食以“大救驾”为代表,在云南菜系中独树一帜。丰富多元璀璨的文化,让保山更具魅力。
(保山美食“大救驾”——炒饵块)
(“永子”围棋)
05 英才辈出
历史上,保山市境内先后发生过哀牢归汉、邓子龙靖边卫国、“马嘉里事件”、滇西抗战等重大历史事件,孕育了蜀汉时期云南郡太守吕凯,清代人称“永半朝”的三部尚书王宏祚,民国元老李根源,当代马克思主义哲学家艾思奇,爱国侨领梁金山,抗日县长张问德。保山市作为“不忘初心、奉献一生”的改革先锋杨善洲同志的家乡美名传扬,一辈子坚守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杨善洲精神在保山大地薪火相传、久久回荡。
(善洲墓园内伫立着杨善洲雕塑)
这是一座蕴藏丝路永昌的历史文化名城,首屈一指的腾冲翡翠,名甲天下的永子围棋,享誉世界的高黎贡山,底蕴厚重的和顺古镇,都在述说着保山的温润动人。走进保山,便是走进了高原峡谷、火山热海,走进了生生不息、代代相济的梦想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