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泉社区是云南鲁甸县龙头山镇的文化中心,辖6个居民小组,居住着汉、回、彝、苗四种民族635户2536人。龙泉社区历史文化悠久,保存着西汉王莽年间开采至今的庞大矿洞群,是历史上著名的产银之地。近年来,龙泉社区在巩固脱贫成效、推进乡村振兴战略过程中,注重党建引领、党员带头的示范作用,围绕朱提银文化、抗震救灾精神和乡风民俗,把推动文化发展作为乡村振兴战略之魂来抓,聚焦历史文化、红色文化、民俗文化和生态文化四个方面,同步发力,培育形成了“地震纪念馆”、“朱提银矿洞”、“长街宴”、“龙泉河景观”为特色标志的文化品牌。
鲁甸龙头山 刘波摄
党建+红色文化传承
一方面,依托地震纪念、地震遗址的旅游设施,建成集抗震救灾精神、红色基因传承等为一体的党性教育实践基地。近几年累计开展主题教育活动300余场次。另一方面,发挥龙泉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的阵地优势,以党员带头在群众当中宣讲抢险救灾的感人故事,让当地群众铭记党的挂怀。
党建+历史文化挖掘
注重充分挖掘展示朱提银文化,为更好继承和创新朱提文化,龙泉社区采取“总支+村民”的文化发展模式,通过挂钩单位省文史馆的帮助,整理收集了龙头山朱提银关于“葫芦桥的由来”、“折柳成金”、“观音卖仙桃”的美好故事并口述给当地群众,让龙泉社区的历史有了深厚的历史底蕴。同时,大力挖掘搜集整理村史、民俗、民艺,培养文化传承人才,合理利用展示,积极打造“一村一品牌”。比如广泛组织当地群众20余人组建了龙泉社区文化艺术队,自编自排了当地的民族舞蹈并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常态化开展文艺演出、专题讲座等各类文明实践活动,让村民们在家门口乐享文化大餐,沐浴新时代文明春风。
党建+生态文明建设
充分发挥龙泉绿色生态优势,创新建设生态文化。积极创建党员先锋岗,发动党员群众新栽樱桃树3000余株、补植花椒150余亩、建立苗圃基地5亩,打造龙泉河绿植长廊3公里,不断探索绿色发展的旅游社区。
党建+民俗文化发扬
通过民俗文化的传承,守护即将逝去的乡愁。如在2018年腊八节、19年春节期间组织龙泉社区“村节联欢晚会”通过小品、舞蹈和其他艺术形式,引导党员群众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农村优秀传统文化,让全社区居民其乐融融、团结和谐,更让龙泉社区声名远扬,前来瞻仰参观的人员络绎不绝。又如在“樱桃节”期间,组织当地群众打造“马帮巡游”、“长街宴”等活动,形成“每日一个特色民俗表演,每周一场时空穿越”的乡村文化展盛宴,使得龙泉社区的旅游文化底蕴逐步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