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向北,融入成渝经济圈-华夏一县一品网

贵州向北,融入成渝经济圈

   日期:2022-09-16     浏览:354    

贵州遵义、毕节、铜仁辖下多个县(区、市)与川渝山水相连。半月谈记者深入赤水、道真、桐梓、金沙、沿河等县(市)调研发现,这些地区与川渝地缘相近、文化相通,发展优势互补,在国家政策加持下,融入成渝双城经济圈已成区域经济合作发展中的必然选择。目前,成渝经济圈的外溢效应已经显现,贵州相关市县主动融入、积极布局,合作成效初步显现。

围绕成渝做文章

在贵州赤水市一家酒企的制酒车间内,半月谈记者看到,工人正忙着蒸粮、摊粮、上甑等多道工序。这是四川泸州到赤水投资的大型酒企,去年已实现投产。企业有关负责人罗勇介绍,目前投产的是一期,投资50亿元,接下来还将上马二期项目,预计投资20亿元。

赤水市一家酒企的制酒车间内,工人正在忙碌 刘智强 摄

赤水距离四川泸州市仅半小时车程。近年来,赤水市立足融入成渝经济圈发展,布局建设“四地一区”(产业转移承接地、生态产品供给地、康养旅游目的地、品质生活共享地、黔川渝合作先行区),推动构建紧密联系的利益共同体,合力争取实施一批重大项目、重大改革创新试点,加强规划衔接、资源开发、项目谋划、产业布局等领域合作,实现毗邻地区跨界融合、相向发展。

除了赤水市,贵州其他与成渝地区毗邻的县(市)也正积极向成渝双城经济圈融入。

遵义市与重庆共同成立陆海新通道运营贵州有限公司,联动全省开发区、外贸龙头企业积极融入共建,2021年遵义陆海新通道及中欧班列发运集装箱588标箱。桐梓、道真、习水等毗邻县建设成渝产业园,重点围绕能矿、建材、旅游、食品、医药等领域主动承接产业转移,接纳成渝企业占园区企业总数的一半以上,并与重庆合作建设“西电东送”配套项目等。

借助贵州气候凉爽的优势,毗邻县还大力发展针对成渝游客的避暑康养经济。桐梓县建成乡村民宿2000多家,每年吸引大量重庆游客前来避暑。走在遵义乡镇街头,可以看到川渝人在售楼部看房,跳广场舞大妈用川渝话聊天。

“借梯登高”的必然选择

贵州融入成渝双城经济圈,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

首先是国家政策的利好。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提出,“深化与黔中城市群合作,带动黔北地区的发展。”国务院今年初印发的《关于支持贵州在新时代西部大开发上闯新路的意见》明确要求,“积极对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推进交通、能源、大数据、文化和旅游等领域的合作”。

其次是地缘相近文化相通。受访干部认为,一方面,贵州尤其是黔北地区不少县市同成渝地区毗邻接壤,便于开展合作;另一方面,黔川渝古代同属巴蜀文化,民俗相依、文化同脉,在现当代,均有着浓郁的红色文化,这为推进贵州融入成渝双城经济圈打下了坚实基础。

第三是发展的内在需求。遵义市道真县位于贵州省最北端,过去交通闭塞、发展受限,高速公路打通后,离重庆中心城区仅1.5小时车程,成为黔渝往来的前沿。道真县委书记路斌说:“遵义经济辐射力到道真已经弱了,重庆市场广阔,不少产业正在转移,我们可以最快感受到重庆经济的溢出效应。”

从重庆来贵州投资的一家公司内,员工正在忙碌

破除难点、堵点

随着黔川渝经济合作提速、成渝双城经济圈辐射带动力增强,贵州毗邻县(市)融入成渝双城经济圈的步伐正在加快。同时需要看到,这一进程还存在一些难点和堵点亟待破除。

“遵义7个县(市)和川渝接壤边界800公里,但融入成渝大通道密度(二级及以上公路)为平均80公里接壤边界才有1条通道。”遵义市交通运输局规划科副科长金琦说,从铁路和高速公路的密度看,分别仅占苏州融入上海铁路通道密度的1/20、高速公路通道密度的1/10,居民跨区域出行未实现客运一体化,出行成本高,难以满足发展需求。

半月谈记者采访了解到,这一区域分布多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建设所需的调规手续复杂,土地、环评、水保、林地等前置审批手续办理周期长、难度大,影响一些项目建设落地。贵州某村一处面向重庆的大型旅游综合体项目,让该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14年的2000多元增长至2021年的3万元,但因紧邻一处自然保护区,近几年在拓展建设上受到严重影响,面临无地可用的境况。

此外,部分地区在项目申报、审批流程、公共服务等方面还面临一些行政壁垒,企业生产在用水、用电、用气、用地上还存在一定程度的障碍。

对此,金琦等受访干部建议,布局空铁公一体化的黔川渝综合交通网络,在贵州与川渝地区的沿边带,推进路网无缝衔接,实现普通省道三级及以上公路互联互通项目全覆盖。对融入成渝经济圈的主要市、县进一步简政放权,尤其在生态、土地等方面给予足够灵活的政策空间。

同时,要进一步打破行政区划壁垒,在融入成渝发展的整体框架下,统筹政策、人才、资金、园区、交通、土地等要素,围绕城市建设、产业发展、路网布局、生态治理、社会公共服务等方面,与成渝毗邻地区共同编制合作发展专项规划,充分发掘成渝这样的强势经济圈对后发地区的拉动作用。

半月谈记者:李惊亚 刘智强 田德丰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华夏一县一品网创业服务中心  |  华夏一县一品网全国县级分站站长创业招募函  |  招聘  |  华夏一县一品网平台商户入驻须知  |  网站地图  |  会员等级  |  广告服务  |  违规举报
  • 联系我们

    电话:0571-86995329

    邮箱:yixianyipinshop@163.com

    微信:xiangwen6831

  • 华夏一县一品网订阅号

  • 华夏一县一品网小程序

  • 云南卖公众号

  • 云南卖小程序商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