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津市市:“两山论”指引下享受美创造富-华夏一县一品网

湖南省津市市:“两山论”指引下享受美创造富

   日期:2022-09-14     浏览:951    

湖南省常德市津市市地处湘西北,是国家卫生城市、全国首批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示范县市、省级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示范县市。在近年来的发展中,津市市以习近平总书记的“两山论”为遵循,以大生态观的眼界,系统做好生态环境和人居环境的融合整治,既让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又让当地群众生活在如诗如画的环境中,收获满满的幸福感。

津市市毛里湖镇大山社区乡村振兴车间女工黄麦秀正在认真地工作。李雷/摄

内生动力

是最强劲的动力

在湖南省常德市津市市新洲镇五泉社区,60岁的姜守汉是社区里的能人。作为建筑行业的一员,他个人现在每年还有十万多元的收入。闲暇时,他会把市里拆除不要的园林建筑材料拉回村里,帮邻居们美化门前的环境。而他自家的小院则是群绿叠翠,仿佛古典园林的一角。姜守汉说:“社区有评比,人人心气高,自己也愿意帮着大伙把环境搞得更美一些。”

地处湘西北的津市市,人口只有28万,但无论是在市区还是乡村,处处干净整洁。调动群众积极性、激发群众内在动力,是津市市人居环境治理不断走向深入的重要保证,而成立村(社区)环卫协会则是发动群众参与的重要组织保证。

作为村民自治组织,环卫协会由村民代表大会选举老党员、老干部、老代表、老教师、老村民等组成,负责招聘保洁、管理“绿色存折”、进行月评季奖等。协会的经费一部分由财政保障,不足部分向群众按家庭居住面积每年收取50至100元的费用。虽然要付费,但相对于那些在评比中经常获得优胜的家庭来说,奖品足以抵补他们缴纳的费用。毛里湖镇大山社区曾在2021年获得常德市生态文明建设示范社区等多项荣誉,社区党支部书记郑红霞说:“协会成功的关键在于协会成员是大家选出来的,大家信任;他们主导的评比结果大家认可;环境卫生关系到自己的生活,又与家里的‘脸面’联系起来,大家自然就有了积极性。”

人居环境整洁改变的不仅是津市村民的生活环境,还能直接增加他们的收入。该市毛里湖镇青苗社区曾经组织村民成立生态养殖合作社,养殖黄牛300多头,期望通过产业脱贫。可是,黄牛该出栏了,才发现没有宽广的销售渠道。最终,村里决定举办一场乡村旅游节庆活动,把滞销的黄牛肉卖出去。这个时候,青苗社区的群众才意识到环境的重要性,大伙都同意一个观点:“卖好货也得看地方,人家来了,总得四处转转吧,道路不通,村容不美,谁愿意来啊。”

环境整治之后,青苗社区的产业发展也不断拓展,“旅游+节会”“旅游+农业”等形式为群众取得了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2021年接待游客16万人左右,提供就业岗位135个,并对津市及毛里湖镇周边餐饮、住宿、休闲、购物等业态起到了带动作用。通过发展乡村旅游,青苗社区人均年收入从2015年的不足5000元增长到2021年的2.4万元。青苗社区也先后获得首届中国乡村产业博览会“优秀参展商”、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湖南省美丽乡村建设示范村、湖南省和谐社区建设示范社区、湖南省休闲聚集村等荣誉。

周群芳是青苗社区一家农家乐的老板、农副产品加工带头人。这几年青苗社区的变化让她感触颇深:“村里的人居环境变好了,来旅游的人也越来越多了,以前我种10亩田,起早贪黑,日子还过得紧巴巴,现在平时开农家乐,腊八节前后熬糖、打豆腐做点农产品,一年可以赚十多万块钱。”

绿水青山

是环境也是资源

群众的积极性离不开各级党组织的引导,也离不开津市市委市政府的协调部署、真金白银的财政投入。以村级环卫协会来说,市财政每年要给每个协会投入资金6万元。市委书记黄旭峰表示,津市市在人居环境整治上坚持全市“一盘棋”,正逐步实现全域城乡一体化,城乡垃圾处理一体化是其中一项。

黄旭峰还介绍,津市市在人居环境整治上突出“系统化”组织,具体为:“全域共建”把人居环境整治任务分解到相关28个市直部门,实行目标管理,整体推进;“全面行动”,市委、市政府与相关部门签订责任状,用责任来驱动;“全市调度”,市领导小组定期召开办公会和责任单位联席会,跟进推动;“全程督导”,成立人居环境整治督查组,按时间节点、治理进度、工程体量跟进督查,全方位监督管理。

在津市市,人居环境整治既是该市精准对接国家相关政策布局的需要,也是其立足自身资源禀赋打造“大美津市”的现实步骤。津市市区处于湖南四水之一的澧水两岸,此外,该市还有湖南省最大的溪水湖、第二大的淡水湖——毛里湖,此湖由99条沟汊溪河汇聚而成。近年来,津市市大力实施毛里湖水环境综合整治,将该水域功能类型由渔业用水调整为饮用水源,全面禁止投肥养殖;拆除湖体中全部网箱;实行退塘、退田、退养,累计退还水面1.5万多亩。同时,严格生活垃圾、餐饮垃圾、生活污水治理和畜禽养殖污染防治。2016年8月,毛里湖国家湿地公园获“国家湿地公园”授牌。

2020年4月,津市市围绕美丽河湖生态布局,对全市8个重点湖泊、66条农村河道及43口农村湖塘实施全流域系统化、功能化、生态化、智慧化改造,建设生态护岸、生态缓冲带、水源涵养林及滨水缓冲带,以及人文景观节点。该市新洲镇肖家湖生态文化公园,是津市市水系连通的重要人文景观节点之一。通过对沿线各个景点亮化、绿化建设,对环湖居民房屋改扩翻建、改厕、雨污分流,还原肖家湖生态环境。同时结合“文化+旅游”的绿色发展理念,建设了2000多米青石游道,建成李泌、天子岗两个文化广场,曲桥、栈桥、廊亭、仿藤桥、沙滩乐园、摄影绘画文化墙,丰富了群众文化生活,居民幸福指数得到大幅提升,同时还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游玩、健身、爬山、钓鱼、摄影、跳舞,带动相关产业发展。

为不断升级绿水青山,2022年津市市又开展“我为乡村振兴添色彩”造林绿化美化三年行动计划,实施了“美丽庭院示范户建设、集中植树造林、道路及公共区域补色彩”三大行动。目前,全市完成新造林31500亩、美丽庭院示范户2400户、道路添色彩150公里,完成义务植树56.3万多株,活立木蓄积量达到64.6万立方米,是“全国森林康养基地试点建设单位”。

被激活的山水

带农致富

满眼绿水青山,处处一尘不染,让津市市吸引投资的能力不断增强,给津市群众带来金山银山。

药山镇杨坝垱村村民罗鉴远,2003年从湖南农业大学毕业后南下深圳打工,积累了创业启动资金后,于2006年创办公司开展全球贸易,并在美国洛杉矶成立外贸子公司。得知家乡在打造绿水青山后,他毅然返乡创业,创办“绿岛蓝湾”现代特色农业产业园,带领本村村民一起种植了20万株树木,将毛里湖湖心的荒岛变成绿岛森林。形成了岛屿、森林、湖景为一体的独特风景。在前期多年投入之后,2021年仅文旅一项门票收入就达到700万元。2022年,截至7月上旬,虽然受到疫情影响,门票收入也已达到1000万元。

罗鉴远发展产业的同时注重联农带农。2017年,他组织成立的“绿岛果蔬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以农业产业为特色,引进种植了有机高钙菜、虫草参,解决了当地贫困户就业,年就业务工费30多万元,年农业生产总值800多万元,吸纳社员55户138人。此外,杨坝垱村村民还可以免费到景区售卖自家种植的农产品。在景区出售自种瓜果的村民崔敏告诉记者,生意最好的时候,她一天能卖1000多元。

津市市市长彭子晟告诉记者,良好的生态环境及人居环境,全面带动和促进了当地农旅产业的提速发展。2021年该市激活山水自然资源带动四大主导产业的超常发展,间接帮助农户获得经济效益2亿多元。特别是2020年该市“南北双环”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启动后,山水资源效应进一步放大,已引进社会投资项目8个,总投资13亿元,其中投资1.4亿元的毛里湖植物园建设项目、投资8500万元的大关山农文旅项目已开园营业。

津市市大关山文旅项目主要包括游客服务中心、航天科技馆、果宝乐园、道河草原等。此外,大关山还吸引社会资金建设农旅项目,主要包含智慧农业馆、高标准蔬菜大棚等。同时,农旅项目运营方还负责不少于5000亩的温室大棚蔬菜种植推广。通过农旅项目的推进,大关山村成立了紫水溪劳务有限公司,专门为项目建设提供劳务输出,2021年,公司仅劳务收入就有31万元,劳务用工派遣达3100人次,促进村民增收超300万元。除了劳务用工派遣外,该公司还通过土地流转、项目施工等迅速带动村级集体经济多元化发展,截至2022年6月底,村集体经济收入已超过30万元,联农带农的利益联结机制越来越完善。

大关山村村民张昌银是一级多重残疾,两个女儿都出嫁了,老伴文定菊为了照顾他一直不敢外出打工。自从大关山农旅项目中的蔬果项目建成后,文定菊和张昌银就开始接受村里的劳务派工,他们可以在蔬菜大棚里翻地施肥,还可以进行蔬果采摘。“现在在家门口有了工作,老伴都可以来干活,我们既可以顾到家里,一天还可以挣100多块。”文定菊笑着说,她感到十分满足。

同村的赵国仿是村里的脱贫户,以前一直靠在外打零工维持生活。2022年节前,回到家乡的赵国仿看到大关山景区的招聘公告,便想试一试,但是又担心自己应聘不上,于是找到村里,说出了自己的想法。村党支部书记张传炎肯定了他在家门口就业的想法,并亲自带他到景区,鼓励他说出自己在外务工的经验,最终使他成功应聘为景区保安。现在,由于工作认真,赵国仿已经担任保安队长,每月工资2000多元,还包三餐,他自信地说:“我没什么技术,年纪也大了,出去打工又担心家里。现在在大关山景区工作,既可以照顾年迈的母亲,又可以陪伴即将高三的女儿,我现在还当上了保安队长,景区现在发展这么好,我相信我的日子也会越来越好。”

来源:《中国乡村振兴》2022年第17期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华夏一县一品网创业服务中心  |  华夏一县一品网全国县级分站站长创业招募函  |  招聘  |  华夏一县一品网平台商户入驻须知  |  网站地图  |  会员等级  |  广告服务  |  违规举报
  • 联系我们

    电话:0571-86995329

    邮箱:yixianyipinshop@163.com

    微信:xiangwen6831

  • 华夏一县一品网订阅号

  • 华夏一县一品网小程序

  • 云南卖公众号

  • 云南卖小程序商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