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临近,云南省昭通市大关县翠华镇永康村的1500亩优质水稻在阳光的照耀下分外耀眼。沉甸甸的稻穗迎风摇曳,送来阵阵稻香。
稻穗迎风摇曳
田间,村民们正忙着收割水稻,看到颗粒饱满的水稻,他们的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村民李道西
连日来,永康村中寨村民小组村民李道西家里十分繁忙。他家栽种的6亩水稻已经成熟,为了能尽快颗粒归仓,他请来10余名村民一起帮忙收割。由于种植的是优良品种“宜香优2115”,加之管理到位,水稻结实非常好。
成熟的水稻
“我种了5亩田,打了1万多斤水谷子。除了吃的,还能卖3千多斤。”看着丰收的水稻,李道西沉浸在喜悦之中。
永康村村民种植水稻的积极性很高,27个村民小组都有种植,连片种植的有10余个小组。村民们积极推广科技化种植,利用政府补贴购置了微耕机、打谷机、脱粒机等工具,积极转变生产方式。
在永康村灯笼村民小组,部分村民已经将白花花的大米变成了一张张的“银票子”。李义芬家就是其中的一户。“去年,他们说我家大米好吃,今年他们又来买了很多。”李义芬笑着说。
村民李义芬
永康村气候温暖、水质好,非常适合种植水稻。大关县农业农村局在此选择了500亩作为样板示范,积极引导农民使用优良品种,实施标准化种植。
丰收的稻田
“目前永康村水稻种植面积1500亩,平均亩产600公斤左右。通过土地提升改造,力争明年种植面积达到3000亩。”对于来年的水稻种植,永康村党委书记唐志燕信心满满。
近年来,大关县积极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促进农业结构调整,提升农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今年,永康村充分利用有利的地理条件,积极开展土地整治提升,不断探索农户种植的生产经营新路径,加快村集体和农户双增收,促进乡村产业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