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结硕果,蜀晋喜相逢。8月26日,以“来吉县 赶大吉”为主题的吉县苹果品牌战略•城市符号发布暨招商引资大会在四川省德阳市举行。这是吉县首次走出省界拓展发展空间,进行的一次别具特色的展示。大会以吉县苹果为媒,发布城市符号,展示吉县形象,促进招商引资,激活产业发展,加快吉县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步伐。
吉县是全国苹果最佳优生区之一,具备苹果生长所需的纬度、海拔、温差、光照、土壤、空气质量等“六个最适宜”条件,产出的苹果好看、好吃、好存。多年来,吉县县委、县政府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重要论述,全面落实中央和省市的决策部署,立足资源禀赋,积极探索实践,始终把苹果产业作为壮大县域经济、农民脱贫致富的主导产业,一任接着一任干,全县苹果种植面积达到28万亩,年产量突破22万吨,年产值超过12亿元,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实现全方位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乘东风 破茧成蝶
合力攻坚脱贫摘帽
吉县地处晋陕豫黄河金三角的中心区域,农耕文化悠久,农业条件优越,自然风光秀丽,由于早些年观念闭塞、交通不便、人才缺乏等多种因素,经济发展相对缓慢。2002年被确定为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2012年被列入吕梁山集中连片特困区。2014年,全县共有建档立卡贫困村61个,建档立卡贫困人口28647人,贫困发生率31.7%。
脱贫攻坚期间,吉县坚持把发展壮大苹果产业作为脱贫攻坚的主攻方向,全力推动苹果产业发展成为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支柱产业,全县呈现出“十万人民兴一业、七十二行谋一果”的繁荣景象。全县更新建园5600亩,减密间伐2万亩,平接换优1万亩,矮化密植1000亩,搭建防雹网1万亩,新增防雹作业点7个;开拓3个国外市场、30个高端直销窗口、300个电商营销网点;推出“吉祥吉县、吉地吉品”农产品区域公共品牌;打造全产业链“家政式”果园托管模式,托管果园1万余亩,该模式入选第二批全国农业社会化服务十大典型案例;吉县苹果入选首批中欧地理标志协定保护名录,走出一条以苹果产业为主,旅游业、花椒种植等为辅的“1+X”产业扶贫路径,贫困群众“两不愁三保障”得到彻底解决。
经过多年发展,苹果产业实现“五个80%”,即80%以上的行政村是苹果专业村,80%以上的农民从事与苹果相关的产业,果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80%以上,果农人均果品收入占到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的80%以上,全县脱贫人口依靠苹果产业脱贫的达80%以上。全县苹果产业每年需450万人次的用工量,带动近8万群众务工增收,带动餐饮消费8000万元左右,交通运输收益2000万元左右。素有“中国苹果之乡”美誉的吉县,紧乘国家脱贫攻坚的东风,一举摘掉了贫困县的帽子,在吉县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抓引擎 多措并举
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脱贫摘帽后,吉县县委、县政府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三个转向”重要指示精神,紧跟中央和省市的部署要求,将工作重心转移到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上来。全县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基础上,以乡村振兴示范创建为引领,聚焦乡村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重点打造屯里镇太度村、吉昌镇林雨村、柏山寺乡大庄村3个省级示范创建村和壶口镇柏东村、社堤村、吉昌镇上东村3个市级示范创建村,以点带面,示范引领。同时,依托苹果产业,不断延伸产业链条,苹果系列产品研发力度不断加大,开发出苹果花茶、苹果脆片、苹果汁小馒头、苹果酒、苹果醋系列产品,呈现出一派蓬勃发展之势。苹果系列产品远销北京、上海、广州、福建等国内一线城市果品市场,品牌影响力和竞争力不断增强,带动苹果种植等一二三产融合发展,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增添新动能。
屯里镇太度村是临汾市39个省级乡村振兴示范创建村之一,全村总耕地面积4287亩,苹果种植面积1500亩。近年来,太度村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统领,以“山上苹果、川地蔬菜”为布局,引进玉露香梨、特色养殖、农光互补等项目,金智农业光伏有限公司等企业落地建设,打造包含特色小吃、土特产、趣味活动、民俗体验等内容的“如意太度村”,建成芃篱人家特色民宿院落33座,加快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带动本村及周边群众增收致富,老百姓的日子越来越有奔头。
太度村只是吉县发展的一个缩影,全县上下紧紧围绕乡村振兴“二十字”总要求,坚持以苹果产业提质升级为中心,以不断增加农民收入为根本,以基础设施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基层组织建设、乡风文明建设为重点,加快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吉县被农业农村部认定为全国农业全产业链典型县;位于吉县的壶口瀑布成功创建国家5A级景区,省级开发区吉县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区获批设立,投资超千亿的古贤水利枢纽工程有望年内开工建设,吉县经济社会迈入了快车道。
抢机遇 提质增效
全力实现高质量发展
标准化生产、品牌化营销,是吉县苹果产业发展的必由之路。今年以来,吉县县委、县政府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指示精神,深入落实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的部署要求,坚定苹果产业发展信心不动摇,引进浙江东日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与县国有资本投资运营(集团)有限公司成立山西吉美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并授权使用吉县苹果区域公用品牌,围绕苹果全产业链整合运用,打造吉县苹果产业国家级的龙头企业,带动苹果产业全产业链发展,在全方位推进高质量发展中迈出了新步伐。
健全完善机制,吉县县委、县政府制定《农业生产托管服务试点项目实施方案》,着力解决小农户缺技术、缺资金、缺渠道的生产难题。加快园区建设,重点推进苹果孵化园工程建设,覆盖全县7个乡镇,促进苹果产业园区化和标准化生产。2022年3月10日,吉县举办苹果生产托管孵化园启动仪式。打造有机品牌,积极探索苹果有机旱作生产,打造出临汾市第一个生态智慧果园,走出一条绿色、生态循环经济发展之路,为全市苹果产业发展提供了“吉县样板”。实行生产托管,由企业、合作社等组织专业服务队对托管果园进行植保、修剪、施肥、割草等生产作业,为果农提供专业服务、节省投入成本,促进果农增收。
在四川德阳市举办的吉县苹果品牌战略·城市符号发布暨招商引资大会上,推出精心打造的吉县超级符号——“吉”,并发布焕然一新的吉县苹果统一品牌、全新包装及专卖店形象。以吉县吉祥如意平安为主题,三个形象IP——红苹果爸爸(吉祥)、黄苹果妈妈(如意)、绿苹果儿子(平安),组成的“全家福”作为具有鲜明吉县特色的城市符号正式亮相。特别是吉县人民政府与浙江东日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就吉县苹果全产业链发展项目进行现场签约,为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林业果树研究所副所长魏钦平颁发苹果产业高质量发展首席顾问聘书,为吉县苹果产业高质量发展研究院揭牌。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共集中签约项目10个,总投资153.65亿元,全面拉开吉县苹果全产业链发展的序幕。
历经三次华丽蝶变,吉祥如意的吉州大地展现出蓬勃发展生机。目前,吉县正布局发力数字经济、绿色低碳、智能终端等“新赛道”,作为“投资兴业洼地、干事创业福地”,吉县正在乡村振兴的新征程上奋力续写新的篇章,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来源:临汾市乡村振兴局 吉县县委办公室吉县乡村振兴局 图片来源 临汾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