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元一斤进的土豆,2元钱卖出,却要被罚30万元。继陕西“卖5斤芹菜被罚6万多元”的事情之后,发生在黑龙江大庆的一起罚款事件,再次引起人们热议。
大庆农副产品批发城一土豆商户,土豆进销差价率超过66.66%,被执法人员断定为利用经营规模优势,借疫情哄抬物价,严重扰乱市场经营秩序,情节恶劣,拟对其处以30万元罚款。很多网友表示“再次被震惊了”,质疑此次罚款是否也存在“过罚不当”的情况。但是仔细对比一下,两件事并不一样,这次的事件有两个关键词。
第一个关键词是“批发”。有网友评论,土豆2元/斤很便宜了,为啥还要罚?因为这家商户是批发商。据农业农村部数据,8月20日,全国马铃薯平均批发价为1.29元/斤,2元/斤并不算低。而且批发量大,影响面广。大庆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同期还曝光了另外8起哄抬物价案件,都是超市零售,拟处罚金额在5千元到3万元之间。批发与零售罚款金额差异很大。
第二个关键词是“哄抬价格”。有网友问,为啥土豆涨价就罚,别的东西涨价也罚吗?对此,大庆市市场监管局回应,根据《黑龙江省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指挥部第4号公告》,口罩、消毒液、药品等防疫用品,以及与人民群众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肉、蛋、菜、米、面、油等基本生活必需品,实行涨价幅度控制,购销差价超过30%的,由各级市场监管部门按照哄抬价格行为依法从严从重从快查处。
这几年,发疫情财是大家最痛恨的事之一,尤其是与每个人都息息相关的生活必需品。而各地在疫情期间对于哄抬价格的处罚,也都非常严厉。
大庆土豆罚款的事儿之所以能引起人们的关注和质疑,一是有陕西“过罚不当”的事情在先,人们很容易发生联想,质疑大庆的这次罚款,是否也存在类似的情况。
二是人们对弱者天然的同情心,在商户和执法者之间,人们很容易站在商户的立场看问题。
三是信息的不透明、不对称。到目前为止,我们依然不知道这家批发商的市场份额有多大?实际上有没有造成当地土豆价格过高或过快上涨?从中盈利多少?执法人员所说的“哄抬物价,严重扰乱市场经营秩序,情节恶劣”从何体现?因此也无法判断30万元罚款是否“过罚不当”。随着更多信息披露,舆论也有可能不断反转。
其实,这样的热议是好事。价格违法的认定和查处,本身就存在很多难点,非常考验执法部门的专业和智慧。而且长期以来,“以罚代管”,甚至“罚款创收”的现象在一些地方确实存在。人们的关注和质疑,一方面可以促使执法更加透明,更加专业,更有人情味;另一方面,对普通人也好,对商户也好,也是一种普法。
疫情之下,很多商户的日子也并不好过。“卖5斤芹菜被罚6万多元”的事情之后,陕西省副省长叶牛平要求相关部门要统筹好执法工作和服务市场主体,为市场主体纾忧解困。疫情防控常态化之下,企业经营不易,在不违法的前提下,能帮一把是一把。
目前,这起案件还处于“拟处罚”的状态,30万元的重锤还未落下。执法部门不妨多听取各方意见,兼顾情理,及时释疑,精确执法。
中国三农发布,赞63
三农快评——从三农角度看问题
聚焦“三农”领域大事、要事、急事、难事,权威跟踪“三农”领域热点、焦点、难点、重点话题,独家解析“三农”新闻事件,认真寻找新闻第二落点,用有速度的关注、有高度的站位、有态度的表达、有温度的关爱、有深度的见解回应社会关切。
作者丨中国三农发布评论员 许玳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