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树名木是首都悠久历史的见证,北京有着4万余株古树名木,是全世界古树最多的城市。为了对全市古树及其生境整体起到有效的保护,从去年开始全市不断尝试和探索保护新模式,建设20处古树公园、古树小区、古树社区等一批保护试点,在保护古树名木的同时,让古树名木焕发新活力,为首都市民带来了更多的绿色福祉。
大兴区两处古树公园即将开放
按照“一树一景一公园”的思路,大兴区园林绿化局结合大兴区古树名木历史文化特色,分别新建了古银杏树、古毛白杨两处古树名木主题公园。
磅礴雍容,奇绝苍健——位于大兴区安定镇双塔寺遗址的古银杏树,树高16.5米,胸径141厘米,约5个成年人才能合抱,整个树冠枝繁叶茂,展开如同一把大伞,该树树龄年逾500岁,为一级古树。
古银杏树 何建勇 摄
作为生态文化和历史记忆的重要载体,古树见证了这片土地的悠久历史。有关这株树龄逾500年的古银杏树,也有着一段故事,经由这里的人们口口相传。相传,东汉开国皇帝刘秀,于公元24年,经双塔寺,遭遇王郎下属突袭,在此银杏树下化险为夷,五月,刘秀攻下邯郸后将其处死。次年六月,刘秀到鄗称帝,不忘当年银杏树下惊险一幕,为感谢此树,下诏重修双塔寺。西汉末距今已近2000年,双塔寺古银杏想必是后人补栽,或是树干老朽后萌生的幼树。历经五百余年的风霜雨雪,这株古树曾几度面临生长势衰弱的境况。
古银杏树 何建勇 摄
古毛白杨主题公园位于大兴区魏善庄镇大狼垡村兴隆寺遗址,这里曾出土过多个历史文物,具有浓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这株古毛白杨同样承载了这里的村民的许多回忆,见证了这里的历史发展,给大狼垡村增添了历史文化的厚重感,是极其珍贵的“活文物”。
古毛白杨树 何建勇 摄
大兴区园林绿化局工作人员介绍,在此次古树名木主题公园建设中,为了让古树重新焕发生机,让更多市民欣赏到古树,拆除了树冠投影外的硬质铺装,还新增了保护围栏、花境、广场、游步道、休憩区、文化景墙等,清理环境内灌木,既保护了“绿色文物”,更留住了乡愁乡韵。
古树主题公园的建成,不仅可以有效促进历史文物和“绿色文物”的宣传,加强对古树的保护,还能提升村落的历史知名度。目前大兴区古树名木共计128株,其中古树127株、名木1株。该区将充分发掘古树名木的文化、生态、旅游功能,把保护古树名木与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美丽乡村建设等活动相结合,与自然保护和历史文化、乡村民俗传承相结合,为居民带来更多的绿色福祉。
东城区建成全市首条古树主题文化胡同
全市首条古树主题文化胡同——东四三条古树主题文化胡同日前正式建成。东四三条胡同作为北京最古老的街区之一,距今已有750多年的历史,拥有20株百余年树龄的国家二级古槐树。走进东四三条胡同,胡同里饱经沧桑的古国槐枝繁叶茂,给这座青砖灰瓦底色的六朝古都留下了宝贵的历史记忆,为古老的胡同增添了盎然生机。
何建勇 摄
如今,东四三条胡同的古国槐与胡同、四合院一起,成为北京一道独特的历史文化风景线。在胡同的东西口,两块古香古色的展板将古树文化与胡同文化融合,路牌导视与文化景观结合,使古树历史文化知识以景观形式融入居民日常生活,让人们了解古树文化、倡导古树文化,培育人类敬畏历史自然的精神理念以及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理念。
何建勇 摄
据了解,东城区现存古树名木6754株,其中一级古树2377株,二级古树4371株,名木6株。今年,东城区园林绿化局将进一步开展东城区古树名木及其生境整体保护试点工作。除了建成的东四三条古树主题文化胡同外,仓南胡同14号院被列为文化创新项目,仓南胡同14号院将建设将成东城区第一个古树文化小区。东城区还计划在2022年完成280株濒危、衰弱古树名木的保护复壮工作,依据古树“一树一档”古树名木体检报告搭建东城区古树名木保护管理系统,推进全区古树名木“云”管理。同时,开展《东城区古树名木保护规划(2021-2035)》编制工作,加大古树名木宣传,提升全区古树名木管理能力和水平。
房山区首个古树村庄建成
房山区张坊镇北白岱村古树村庄试点项目建设完成。北白岱村古树村庄项目突出保护古树的建设初衷,通过封堵树洞、清理枯枝死杈、增设树体支撑等措施,修复和保护古树树体,改善了古树生长态势;通过拆除硬质铺装、扩大护栏、铺设树皮覆盖物,并栽植抗逆性强、低养护、有益于古树生境营造的乡土草花植物品种等措施,拓展了古树保护范围,扩大了根系营养面积,改善了古树生长环境。
考虑到村民喜在树下纳凉的生活习惯,在古树保护范围外增设了休闲游憩小场地,布置了石桌、石椅和紫藤廊架。同时沿古树保护范围增设了栏杆,结合科普宣传牌,增强村民对古树的保护意识。
北白岱村历史悠久,唐至元年间称为“抱玉里”,元代三大书院之一的文靖书院就在今天古树的东侧。古树村庄建设将北白岱村的历史文化通过LOGO景墙、文化牌匾、铺装挡墙等景观载体呈现,增强了北白岱的地域文化氛围,古树、古井、古村,尽显京西南人文魅力。
房山区古树名木资源丰富,共有古树名木1684株,其中,一级古树155株,二级古树1524株,名木5株,涉及全区22个单位和乡镇。区园林绿化局始终高度重视古树名木保护,并以“创建国家森林城市”为中心,积极开展古树名木的体检、复壮工作,2021年建成北京首家古树保护小区,今年更是率先实践了古树村庄保护新模式,让古树的蓬勃生机与村庄的悠久历史有机结合,留住村民乡愁,留存厚重文化,传承生态文明。
来源:北京晚报、北京青年报、绿化与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