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5日,嵩明县举行“菜篮子艺术季”推介会暨2022年绿色食品产业招商引资项目集中签约仪式,现场推介嵩明农产品、介绍农业发展机遇,并集中签约12个重点项目。
推介会上展示特色农产品。嵩明县委宣传部供图
详细内容
“菜篮子艺术季”是嵩明县首次以农业为主题开展的全新活动,以全县70余个农业单品、50余名新农人以及八大农业品类为创作基础,把农业的“人间烟火”与艺术的“诗和远方”相结合,用艺术的“精神世界”与生活的“柴米油盐”进行互动。活动以生动有趣的方式,把嵩明的农业文化渗透在群众的日常生活中,让群众在三餐四季中身临其境地感受嵩明的绿色产业。7月11日至18日,嵩明县“菜篮子艺术季”将在大观篆新农贸市场、公园1903和市级行政中心机关食堂开展线下活动。大观篆新农贸市场将设置20个展区,嵩明的城市IP形象兰茂和小明将在市场里为大家送上布袋和蔬菜。公园1903展区更加注重农业与艺术的结合,多名艺术家将带着自己的作品参加本次展览,农业行业的领军人物将从多元的艺术角度诠释嵩明农业的发展蓝图。
近年来,嵩明县打出“调结构、转方式、拓业态、强驱动、补短板、增活力”组合拳,推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高原特色现代农业发展、农村人居环境提升等多项工作走在全市前列。截至目前,嵩明辖区8户企业上榜全省“绿色食品牌产业基地”名单,6个品牌入选全省“绿色食品牌”目录库,累计获得47个“三品一标”产品认证。
当天集中签约的12个重点项目,协议总投资21.67亿元,其中签订正式投资协议项目11个,协议投资20.67亿元;签订框架协议项目1个,协议投资1亿元。
相关消息
发展“菜篮子”经济 嵩明厚植招商引资沃土
把特色农产品装进盲盒、用视频讲述“脚上沾满泥土”的故事、搭好线上舞台选出优秀新农人……在7月5日举行的嵩明县“菜篮子艺术季”推介会上,农业龙头企业齐聚,借着活动发布“舞台”,嵩明集中签约12个绿色食品相关项目。
把农业“玩”出新花样
近年来,利用地方文化资源、产业资源、地域优势举办特色活动,已成为擦亮城市品牌的首要选择。嵩明特色农产品资源丰富,先后获评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全国蔬菜产业重点县。
如何搭好舞台,用好用活资源,让产业唱好戏?嵩明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张樱表示:“好酒也怕巷子深,再好的农产品也需要‘吆喝’。所以,我们让艺术赋能嵩明农业,用新农人‘好声音’、‘嵩明有礼’盲盒、‘菜篮子艺术展’这些好听、好玩、好看的方式,让嵩明优质农产品‘出圈’。”
“新农人线上评选”活动,从近年来嵩明涌现出的一批优质农业企业中选树典型,把嵩明优秀新农人和他们的故事拍成一个个短片,在新媒体平台上推广宣传,最终评选出大家心中的新农人“好声音”。“嵩明有礼”盲盒开箱活动,把优质的嵩明农产品以盲盒的方式,寄给具有代表性的消费人群,为嵩明优质农产品贴上潮流标签,吸引更多年轻人关注农业农村、关注嵩明。“菜篮子艺术展”活动搬到农贸市场,以艺术的表达元素,展现嵩明的农业发展成果、优质农产品、优秀农业企业等,艺术的“精神世界”和生活的“柴米油盐”在艺术展上碰撞、交流。
拒绝刻板印象,给“菜篮子”加点“艺术味”,嵩明把农业“玩”出新花样。
推动“菜篮子”经济落地生根
创意农业蓬勃发展,不断解锁农业发展新模式,成为推动乡村振兴的新亮点。各地另辟蹊径、大胆创新,打造别具一格的乡村风光和产业格局。作为后来者,找准关键无疑是嵩明“菜篮子”经济落地生根的关键。
在嵩明县“菜篮子艺术季”推介会上,12个重点项目集中签约,不仅有智能农机装备生产项目、园林机械设备生产项目、产城融合乡村振兴平台项目,还有百亿鲜花品牌产业总部经济示范项目。
文化搭台,产业唱戏。嵩明厚植发展沃土,正吸引着全国企业的目光。今年3月初,嵩明县成立4个招商专班,明确引入项目数量和到位资金额度任务,下大力气推进重点产业招商。
此外,嵩明将以此次活动推出的“嵩明有礼”区域品牌为龙头,打造杨桥大花蕙兰、牛栏江有机大米、杨林橄榄蛋等一系列嵩明电子商务区域品牌,并以“1+N”的品牌发展模式推进全县电子商务发展,把全县各类特色农产品从多而散、小而弱向简而精、大而强转变,助推各类产品向标准化、品牌化迈进,建立商品和消费服务双升级的产品流通体系和现代农村市场体系,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来源:昆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