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楚雄南华:今日“稻鱼共生”,来日“坐收渔利”-华夏一县一品网

云南楚雄南华:今日“稻鱼共生”,来日“坐收渔利”

   日期:2022-07-09     浏览:163    

7月7日上午,在位于楚雄彝族自治州南华县龙川镇平山社区下西堡村的稻渔综合种养示范区,镇、村(社区)干部群众提着装有鱼苗的水桶,在技术员的指导下,将活蹦乱跳的鱼苗投放进绿油油的稻田里。

稻渔间作,鱼以稻田中的蚊虫和杂草为食,稻以鱼粪为肥,形成了“稻鱼共生”的绿色循环生态农业。据在现场进行技术指导的云南省水产技术推广站高级农艺师范伟介绍:“平山社区投放的鱼苗品种是软鳍新光唇鱼‘墨龙1号’,每亩投放20公斤鱼苗,这些鱼儿伴着禾苗长大,待到金秋时节,鱼儿肥、稻金黄,群众将实现‘一水两用、一田多收、稳粮增效、粮渔双赢’。”

“‘稻鱼共生’绿色种养模式在种植过程中不使用农药化肥,提升了稻谷品质,均价比普通大米高出许多。稻花鱼肉质软嫩、味道鲜美,价格可观,每亩稻田增加收入近3000元。”平山社区党总支书记王宗富说。

盛夏稻田养鱼忙,待到金秋鱼肥景美稻金黄。今年,南华县被云南省农业农村厅列为全省稻渔综合种养示范区,全县稻渔综合种养面积达3000亩,其中有七彩水稻200亩。该县积极引导群众推广稻田养鱼,安排专业人员对开挖鱼沟、秧苗栽种、鱼苗养育、日常管护等进行技术指导,让群众收获更多“渔利”。平山社区下西堡村村民叶华珍高兴地说:“我家有4亩水稻田,今天都投放了鱼苗,再过几个月,水稻丰收,鱼也丰收。”

“稻鱼共生”的绿色循环生态农业带来的效益远不止于此。如今,越来越多的城里人喜欢亲近自然、享受生活,乡村旅游成了“香饽饽”。龙川镇党委书记张育果表示:“将在稻渔综合种养示范区引入旅游观光、休闲娱乐等元素,让游客游稻渔空间、赏田园风光、体验农耕文化,大力发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

楚雄日报全媒体记者丨 赵文丽 高建波

通讯员丨韦维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华夏一县一品网创业服务中心  |  华夏一县一品网全国县级分站站长创业招募函  |  招聘  |  华夏一县一品网平台商户入驻须知  |  网站地图  |  会员等级  |  广告服务  |  违规举报
  • 联系我们

    电话:0571-86995329

    邮箱:yixianyipinshop@163.com

    微信:xiangwen6831

  • 华夏一县一品网订阅号

  • 华夏一县一品网小程序

  • 云南卖公众号

  • 云南卖小程序商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