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德令哈柯鲁柯镇金原村:打造幸福“花卉王国”-华夏一县一品网

青海德令哈柯鲁柯镇金原村:打造幸福“花卉王国”

   日期:2021-12-02     浏览:234    

青海新闻网·大美青海客户端讯 早春时节,乍暖还寒。从德令哈市区驱车20分钟,便到了柯鲁柯镇金原村。周边的风景已渐入春色,几家农垦风貌的小店也陆续开张。穿过小镇,一栋栋温室大棚错落有致。

“现在我们家家都是这样的房子,冬暖夏凉,住着特别舒服。”55岁的脱贫户晁四德正准备骑着电瓶车去上班。

透过田园风格的栅栏,可以看见晁四德家的院落宽敞整洁,院子里精心布置了各种盆栽绿植。

“要不是2008年的一场意外,我相信现在的日子会更好。”晁四德的话语中透露着一丝遗憾。

晁四德以前是金原村的建档立卡贫困户。身为五口之家顶梁柱的他在2008年的一次事故中致残,让原本生活拮据的家庭雪上加霜,日子举步维艰。

晁四德告诉记者,自从搬到新居,每年除了有各类补助和分红外,政府还给他和妻子安排了生态管护员和森林管护员的工作,自此家里有了稳定的收入。依靠党的好政策,他坚信日子会一天天好起来。

脱贫政策的有效落实,让金原村里像晁四德家一样的贫困户如沐春风,携手奔小康的信心更足了。现在,每年靠夫妻俩的工资和各类补助、分红,晁四德一家年收入达到8万余元,真正脱贫摘帽了。

“过去,村里没有产业,现在我们一定要把握发展机遇,发展好村里的优势产业,让更多村民增收致富,提前步入小康社会。”当说起村里的事,村主任王玉云打开了话匣子,过去全村205户773人主要收入靠种植小麦、油菜、青稞等农作物和外出务工,收入来源单一、产业发展单薄。

2017年,正当村“两委”班子和时任驻村扶贫工作队的尹春财为村子集体产业发展头疼时,一次偶然的机遇让金原村和花卉种植有了不解之缘。

“那年市区绿化需要工人,我和村里的几个人就过去了。看到街上摆放的花盆都是从外地运过来的,于是就想着能不能在村里种花。”王玉云回忆说,“自从2010年村里因为地下水水位上升搬迁到现在这个地方,耕地的土质变好了,但光靠种粮食和务工很难有发展。”

如今,金原村的花卉种植基地已经有9栋花卉种植大棚和10多种花卉品种35万盆,仅在去年一年就收入50多万元。

耳听为虚,眼见为实。王玉云的一番介绍让记者对花卉种植大棚产生了浓厚兴趣。在王玉云的带领下,记者见到了花卉种植基地里40多栋整齐划一,错落有致的温室大棚。

“王主任,你不是说只有9栋大棚种植花卉吗?”面对记者的疑问,王玉云说:“还有30栋是承包给了外地人,产业发展也需要跟着市场走,一口吃不成个大胖子。”

走进花卉种植大棚,只见大棚中一株株还未成型的羊肚菌从地里冒出了白绒。“这是我们去年11月份试种的羊肚菌,已经和西宁市的一家公司签订了协议,只要成功了每亩能多赚4000元。”

花卉怎么变成了羊肚菌?原来,花卉种植要到每年3月份才开始,一直持续到10月份左右,大棚不种花的空闲期,王玉云想着种点别的扩大效益。

“只要能带动村民增收,促进产业发展的我们都要试试。”村党委书记盛国朝介绍说,从刚开始筹备到现在花卉种植有了规模,村“两委”班子摸着石头过河,村集体经济不像企业办厂更要仔细琢磨,要为村民负责,这样才能成为大家小康路上的顶梁柱。

风铃草、三色堇、四季海棠……金原村和大连一家园艺公司成功敲定40万元苗种供销合同,预计3月20日满载苗种的货车就能到村里,届时金原村的大棚里又将鲜花盛开。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华夏一县一品网创业服务中心  |  华夏一县一品网全国县级分站站长创业招募函  |  招聘  |  华夏一县一品网平台商户入驻须知  |  网站地图  |  会员等级  |  广告服务  |  违规举报
  • 联系我们

    电话:0571-86995329

    邮箱:yixianyipinshop@163.com

    微信:xiangwen6831

  • 华夏一县一品网订阅号

  • 华夏一县一品网小程序

  • 云南卖公众号

  • 云南卖小程序商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