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位于昆明市官渡区大板桥街道的百草园水土保持科技示范馆建成,融水土保持科普、教学、宣传、科研、休闲文化于一体的百草园,成为我省水土保持宣传教育与建设生态云南、魅力云南的重要宣传窗口。
2017年3月,云南省启动百草园水土保持科技示范馆建设工作。水土保持科技示范馆建设是贯彻国家生态文明建设战略,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五大发展理念,发挥理念引领、典型示范、科学普及和宣传教育的展示基地,是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百草园水土保持科技示范馆共设置了水保科普体验区、生态修复区、植物科普展示区、生态环保试验区和休闲观光区五个功能分区。充分展现了我省水土流失防治水平,提升了水土保持科技含量,成为了开展水土保持人才培训和技能推广、面向社会公众尤其是广大青少年进行科普教育的示范基地。馆内通过先进的数字体验手段,利用现代数字媒介逼真演示水土流失过程、危害及水土保持治理的成功范例,包括互动电子书、水保百科、数字水保、彩云水保、时光隧道、魔幻水保等项目。

百草园水土保持科技示范馆功能分区清晰、合理,具备水土流失产生及危害、预防保护、综合治理、生态修复、监测科研、科技推广、科普宣传等教育资源,拥有标本展示、模拟设施展示、多媒体放映等丰富水土保持科普教育手段,可以从看、听、参与等方面向公众普及水土保持知识。充分挖掘这些多元化的知识类型,并且与学校课程进行衔接,尝试提供一种和主流教育系统接轨融合的“在自然中教育”的新途径。按照面向公众、面向政府机构、面向中小学生、面向专业人员等“4个面向”开展水土保持宣传教育活动。
来源:云南水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