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德作为桃花源里的城市,桃花、芙蓉花、栀子花历史悠久,全国闻名。目前,全市花卉种植总面积30多万亩,销售额10亿元以上。圃地保有苗木价值约75亿元,带动相关第二、第三产业产值突破10亿元。全市花卉产业总产值已接近100亿元,成为常德重要的农业支柱产业之一。
据市林业局负责人介绍,常德花卉产业自上世纪70年代末期开始在鼎城区石板滩一带种植草皮,到目前已发展花卉企业与合作社500多家,零星种植户16000多户,从业人员5万人以上,带动相关就业20万人。有园林绿化公司35家,省级林业龙头企业8家,市级林业龙头企业9家。通过与有关科研院所校合作开展新品种的引进、选育、标准化生产等科研项目的企业6家,在花卉苗木种植、销售、园林设计施工、产品加工等领域发挥引领和示范作用,现已成为省内重点观赏苗木产区,对改善常德市城乡生态环境、优化产业结构、提高人民生活幸福指数发挥了重要作用。
我市还是湖南最主要的乔木类观赏苗木产区。樟树、桂花、栾树、广玉兰等大乔木类苗木,约占湖南同类产品总量30%。全市具有一定规模的盆景园30多个,盆景从业与爱好者300多人。成品盆景存量2万多盆,地栽黄杨、金弹子、赤楠等桩坯60万株以上,大桩景3万株以上。在2019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上,常德水石盆景荣获特等奖2个、金奖5个,获奖数量位列全省首位,为湖南和常德争得了巨大荣誉,引起国内盆景产业的关注。在前不久刚刚结束的全省花木博览会上,常德市荣获优秀组织奖和室内展区金奖,个人展品获金奖2个、银奖8个、铜奖2个、优秀奖8个。此次成绩的取得,对推进我市花木产业高质量发展意义重大。
常德花卉产业科技创新正在兴起。常德职业技术学院建立“以常德职院桃花种质资源保育和创新为龙头,引领全国桃花优质苗木生产,服务美丽中国建设”的桃花“产-学-研”体系。“桃花种质资源库”已引种保育直枝桃、寿星桃、垂枝桃、帚型桃、山碧桃、曲枝桃等六大品种群的桃花品种88个,桃花变异材料及自主培养的桃花新材料60多个,桃花种质资源保育量达150份。在桃花种质资源创新上,培育出粉玲珑、武陵春色、晨雾、旭日、朝霞、烟云、傲雪、霓虹、艳红、玉玲珑、紫珠、醉春风、紫叶曲枝、斑叶曲枝、曲枝寿星、斑叶单粉、斑叶粉、斑叶寿星”等30多个新品种,其中“粉玲珑”、“晨雾”、“朝霞”、“烟云”获得植物新品种权证。创新了“桃花花期调节技术”、“一种调节观赏桃花花期的方法”、“一种桃花芽苗嫁接育苗的方法”、“南方高温高湿地区桃花迷宫的栽培方法”等国家发明专利。
鼎城区石板滩相关企业与湖南文理学院生物系联合开展了对“网袋容器育苗”,“无土基质栽培”,“控根快繁”,“工厂化生产小苗”的生产开发;天骄农林公司与中南林科院联手打造五彩桂花的研发。安乡县土生源农庄与湖南农大联合进行了蝴蝶兰的栽培技术研究。嘉德农业开发有限公司通过完研发已具备了彩色马蹄莲系列从组培开始的全套生产技术。
下一步,我市将以推进花卉业现代化发展为主题,以促进花卉业高质量发展为主线,全面构建花卉品种创新、技术研发、高效培育、市场流通、社会化服务、花文化建设六大体系;借助互联网、新物流、大数据等现代技术手段,推动花卉苗木产业成为常德林业的品牌产业、生态产业和富民产业,助力产业振兴、生态文明建设、乡村振兴全面协同发展,让花卉走进城市乡村,走进千家万户融入百姓生活,争取到2025年常德花卉苗木产业产值突破100亿元。
来源:常德融媒
作者:曾玉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