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网讯(记者 李熙临)9月14日,“COP15春城之邀”云南生物多样性保护系列新闻发布会·云南打造“世界花园”专题新闻发布会在海埂会堂召开。有记者在发布会上提问,从科技创新的角度云南该如何建设“世界花园”?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副院长王继华介绍,一是建立“库”“圃”相结合的种质资源保存体系。依托科研单位和龙头企业,种子、基因组和离体材料以建设种子库、离体库为主,多年生作物、观赏性强的作物以建设资源圃、专类园为主。目前,已建成的专类园有滇东南的木兰园和苏铁园、滇西北的高山植物园、滇西南的兰园、大理的茶花园和普洱的竹藤博览园等,直观地展示了“植物王国”的缤纷色彩,让云南省的种质资源保得住、看得见、摸得着、用得上、有成效。
二是建立世界一流的花卉创新中心。云南花卉产业要发展成为世界级的花卉产业,就得抓住前沿生物技术迭代重构全球花卉种业格局的历史机遇,使我国制度优势和市场优势得到充分发挥,同时要善于利用国际国内两种创新资源,走一条自主创新与合作研发同步、科技创新与机制创新并重的跨越发展之路,建设世界一流的花卉创新中心,高水平的开展资源评价、种质创新和品种选育,让“云花”走入千家万户,走向世界。
三是加大花卉知识普及与宣传。花卉贯穿生产、生活、生态,联动一、二、三产业,服务于农业、农村、农民,是助力乡村振兴、创建生态文明最靓丽的品牌。各地应根据自身气候条件,科学规划建设以乡土植物和观赏花卉为主的花园城镇或美丽乡村,让居民和游客随处感受“世界花园”的魅力。同时,深挖云南花卉文化故事,创立特色花卉名片,把云南打造成为中国向世界传播生态文明理念的窗口,让世界人民共享生态福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