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云南之美 | 昭通:苹果之城 文学之乡-华夏一县一品网

发现云南之美 | 昭通:苹果之城 文学之乡

   日期:2020-10-14     来源:发现云南之美    作者:祥文    浏览:575    


10月12日,为期5天的“书香昭通 苹果之城”2020年昭通苹果文化暨全民阅读周活动在昭通国际会议会展中心开幕。原中共云南省委副书记、中国作协名誉副主席丹增、昭通市委书记杨亚林出席。


               昭通市“千人朗诵、万人读书”活动现场


开幕当天,昭通市“千人朗诵、万人读书”活动在古韵悠扬的昭通书院同步举行。活动现场气氛热烈,齐声诵读《新思想引领新时代》、《弟子规》和《苹果之城艳阳下》等文化经典及美文节选,琅琅书声久久回荡。

                                         丹增(右)与杨亚林共同为“苹果之城”揭幕


一个苹果兴一座城

城市品牌,既是一个城市有别于其他城市的独特符号、气质和精神,也是一个城市综合实力的体现。昭通独特的地理气候资源条件,孕育了昭通苹果“天然富硒、早甜香脆”的独特品质。

昭通苹果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注册申请获准注册。昭通要做“中国苹果产业塔尖上的10%”,昭通苹果被誉为云贵高原的乌蒙圣果。


苹果是大自然赋予昭通的最大恩赐,这个产业的发展与昭通规划的“一城三区”的格局高度融合。把突出“苹果之城”建设这一鲜明主题,擦亮“美丽县城”“美丽乡村”亮丽名片,推动形成城乡一体化发展新格局作为重要内容之一。让苹果不仅仅成为一个产业,更成为城市的品牌形象,让所有人说到昭通就想到苹果,吃到苹果就想到昭通;让所有人经过昭通城的时候,满眼尽是红苹果,这就是“苹果之城”的美好愿景。

在这个愿景下,昭通苹果产业的发展可以说是步入了快车道,昭通立足于“一城三区、若干小镇、产城融合、城乡一体”的整体布局,积极打造百万人口与百万亩苹果高度融合的“苹果之城”。

近年来,昭通苹果产业规模与质量、品牌与效益同步提升,实现“此苹果非彼苹果”的根本性转变。2020年,全市苹果种植面积达到70万亩以上,综合产值70亿元以上,形成“半城苹果满城香”格局。

“苹果之乡”昭阳区洒渔镇是昭通苹果的发源地和主产区,苹果种植面积已达11.4万亩。通过多年的发展,洒渔镇的苹果交易市场已成为我国西南地区最大的苹果交易市场,苹果交易从7月底一直持续到春节前。

对昭通而言,城市发展犹如“造方塔”,方塔的最上方是灯塔,城市品牌则像灯塔一样照耀四方。我们相信,进入城市品牌时代,渐入佳境的“苹果之城”昭通,前途一片星辰大海。


文学之乡成就昭通作家群

“书香昭通·苹果之城 2020年首届昭通苹果节暨读书节”彰显昭通城市特色和深厚文化底蕴,果香、书香成为昭通最浓最特别的香味,使“果香浓郁、书香迷人”成为昭通最亮丽的城市名片。


丹增、昭通市委书记杨亚林等领导对昭通作家、书画家、摄影家们在书香昭通建设、促进文化进步和繁荣以及经济社会发展中所作出的贡献给予了肯定。一大批昭通作家艺术家用优美的文学艺术作品,热情讴歌了全市干部群众“敢打善拼,坚韧求成,再硬的骨头也要嚼碎”的昭通脱贫攻坚精神,生动再现了全市决战脱贫攻坚、推动高质量跨越发展的火热实践,昭通文学创作进入一个更加繁荣兴旺的时代。

昭通作家群是一个以地域来命名的文学作者群体,他们文学创作的相对丰收与他们文学发生地经济的相对落后,构成了一个奇特的反差,这就是人们常说的昭通文学现象。 在全国被中国作协认定的4个创作群体中,昭通作家群是全国唯一一个以市级地名命名的作家群。

这个群体三个层次的作家:第一个层次是奠基者,这批人有蒋仲文、曾令云、邹长铭、甄朝彬、朱冬才、陈孝宁、夏天敏等,他们作品的共同点是极富有昭通的文化意味。

第二部分的作家经历了出去——归来——再出去的人生旅途。如黄玲、潘灵、雷平阳、付泽刚、胡性能、张仲全、刘广雄等。昭通作家群所必须具备的条件是创作者首先是昭通人,他的作品要有昭通式的文化思考,他的整个创作背景要体现昭通的人文思想和自然文化景观,他的叙述是昭通式的叙述。

进入80年代后,随着傅泽刚、李骞、潘灵、胡性能、雷平阳、陈衍强、张仲全、杨昭创办昭通诗人协会,夏天敏、宋家宏、傅泽刚、蒋仲文、铁云峰创办荒原诗社,铁云峰、陈剑宁、曹先林创办山之声文学社,使昭通诗歌创作极为活跃,省内外报刊频频发表昭通诗人作品,激发了不少年轻人特别是大中专学生的文学梦。“昭通作家群”雏形的形成与80年代初至90年代末期的昭通师专活跃的校园文化密不可分。昭通师专云集了曾令云、陈孝宁、杨家柱、周天忠、宋家宏、黄玲、胡性能、傅泽刚、李骞、杨昭、吕崇龄、吴开有、刘廉昌等一大批知名作家学者,其中大部分曾任教中文系。“野草”、“茂林”、“拓荒”、“秋雁”、“红湖”、“星火”、“家园”、“南星”文学社等十余个学生社团活跃在校园里,张广森主编的《野草》、刘虎林主编的《茂林》、庄晓光主编的《灵光报》、艾自由主编的《师苑》、陈永华主编的《守望者》、何昌府主编的《自留地》、陆开宏主编的《拓荒》、范雪主编的《耕耘》成为昭通师专生生不息的独特风景,在云南省大中专院校中很有名气,其中1995年创刊的《守望者》还跻身“全国百佳民间文学报刊”之列。

“昭通作家群”和“昭通文学现象”引起社会的极大关注,成为昭通市的一张靓丽名片。一些作品荣获了鲁迅文学奖、骏马文学奖、中国戏剧文学奖、人民文学奖、当代文学奖、金盾文学奖、梁斌文学奖、路遥青年文学奖

夏天敏的《好大一对羊》获得第三届鲁迅文学奖更是被改编为八集电视连续剧,在中央台播放,并荣获当年“飞天奖”三等奖、“金鹰奖”。之后,《好大一对羊》又改编拍摄为电影,被柏林电影节、多伦多电影节、釜山电影节、威力斯电影节邀请参展。

雷平阳诗集《云南记》获得第五届鲁迅文学奖。

一些作品被改编为电影或电视剧,涌现出了曾令云、夏天敏、雷平阳、樊忠慰、夏吟、刘广雄、李骞、宋家宏、潘灵、黄玲、陈衍强、杨昭、蒋仲文、麦芒、邹长铭、贾薇、吕翼、刘平勇、黄代本、张绍九等一批不断在国家级大型纯文学刊物发表作品,在全国产生影响的作家诗人评论家,引领了一大批昭通本土文学爱好者,形成了独具魅力的“昭通文学现象”,引起了国内文学界的强烈关注。昭通出作家,这在云南文学界是一个公认的事实。


看完了?

饱了眼福,秀色不可餐了吧?

心动就行动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华夏一县一品网创业服务中心  |  华夏一县一品网全国县级分站站长创业招募函  |  招聘  |  华夏一县一品网平台商户入驻须知  |  网站地图  |  会员等级  |  广告服务  |  违规举报
  • 联系我们

    电话:0571-86995329

    邮箱:yixianyipinshop@163.com

    微信:xiangwen6831

  • 华夏一县一品网订阅号

  • 华夏一县一品网小程序

  • 云南卖公众号

  • 云南卖小程序商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