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位推动 强化支撑 提升品牌 云南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按下“快进键”-华夏一县一品网

高位推动 强化支撑 提升品牌 云南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按下“快进键”

   日期:2020-09-05     来源:云南网    浏览:238    

·2025年 全省生物医药产业主营业务收入达4000亿元

·2030年 全省生物医药产业主营业务收入达8000亿元

·2035年 成为辐射南亚东南亚特色鲜明的生物医药产品研发和商贸基地

云南沃森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研发的13价肺炎球菌多糖结合疫苗国内首个、全球第二个获批上市;云南白药集团“痛舒”胶囊成为美国FDA批准进入临床研究的第一个中国民族药;以云南道地药材为主要原料的“薇诺娜”系列产品发展成为我国功能护肤品第一品牌……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云南生物医药产业蓬勃发展进程中,一批科技创新成果从实验室走向广阔市场,取得了多项国内、国际第一的亮眼成绩。

产业兴则经济兴,产业强则云南强。在“十三五”收官之际,云南省委、省政府审时度势,找准在全国发展中的坐标和方位,提出了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战略部署。近日印发实施的《中共云南省委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明确提出培育生物医药千亿级优势产业,这为产业迈向特色化、高端化明确了新的方向。

高位推动

为产业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夏日,云南白药集团文山七花有限责任公司基地部主管秦孔云正驱车赶往位于丘北县大马恒村的三七种植基地。“从打造优质原料基地到加工再到上市销售,云南白药集团‘豹七’三七品牌2017年为企业带来了过亿的销售收入,2019年产品获云南十大名品称号。”秦孔云说。

云南白药集团白药系列产品生产线。记者 张彤 摄

建设优质原料种植基地正成为云南生物医药产业全产业链的重要一环。2019年,云南生物医药原料种植(养殖)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474.14亿元,同比增长50.4%;种植面积870万亩,已连续3年稳居全国第一,完成了《云南省生物医药和大健康产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中原料基地的发展目标。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提出发展生物医药等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拥有全国60%的药用动物、植物资源,天然药物品种及储量居全国第一的云南,具备发展生物产业的先天优势。2016年,云南省委、省政府决定加快推进生物医药和大健康等八大重点产业发展,加强顶层设计、高位推动发展,加快生物医药产业发展也成为全省许多地区优化产业结构、转变发展方式的一致选择。此次省委、省政府作出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战略部署,聚焦高质量发展,为我省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指明了方向。

龙津药业公司生产车间流水线。记者 张彤 摄

在云南省生物医药产业推进中心常务副主任胡启相看来,《决定》中提出“聚焦重点品种推进基地建设、聚焦重点领域加大研发力度、聚焦重点市场加大推广力度”,是基于科学分析云南生物医药产业发展优势,总结多年来发展经验,着眼未来10年至15年而明确的重点发力点。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近年来,《关于促进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等政策措施的出台,为产业发展释放大量政策红利;新世纪中药饮片生产线、云南白药二期物流中心、积大制药二期工程、大唐汉方制药生产线等一批生物医药重点建设项目竣工,夯实了产业发展的基础;干细胞治疗技术和产品、疫苗等生物制药产品、生物合成等生物医药科技重大专项的启动实施及一批生物医药领域院士专家工作站的建立为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科技与人才支撑。

云南新世纪中药饮片有限公司。记者 黄喆春 摄

“通过产业链、创新链、资金链、人才链、政策链的‘五链统筹’,云南正致力于不断壮大生物医药产业规模,为实现高质量发展带来强劲而持久的动能。”胡启相说。

数据统计显示,2019年云南生物医药产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367.66亿元,同比增长14.2%;实现增加值697.43亿元,同比增长22.1%。“十三五”期间,疫苗产业复合增长率达47%,远高于我省GDP同期增幅。2019年,我省生物技术药(疫苗)实现产值35.92亿元,同比增长7.73%,高于同期全省规模以上医药工业产值增速,成为我省生物医药产业中增长最快的亮点板块。

7月27日,云南省生物医药产业推进组办公室发布消息,2019年,全国以灯盏花为原料的中药制剂实现销售收入约30亿元,其中云南灯盏花系列产品实现销售收入近20亿元,灯盏花已成为继三七后云南中药材资源优势转化为全产业链经济价值的代表性品种之一。

“多年的培育和发展,促进了产业链资源要素高效流动和资源优化配置,云南生物医药产业取得了显著成绩。”中国科学院院士孙汉董认为,云南省委、省政府提出培育生物医药千亿级优势产业,开启了产业发展的新篇章,通过发挥产业政策作用,引导广大企业找准方向坚持创新,未来发展目标完全有可能实现。

强化支撑

以创新引领产业转型升级

“科技赋能,推进‘产学研用’融通协同创新,提升产业基础能力和产业链水平;培育主体,围绕产业链布局加快培育一批创新能力强、市场占有率高、掌握核心关键技术的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聚集要素,充分发挥高新区在产业发展中的承载作用;引培人才,突出‘高精尖缺’导向,集聚一批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急需的高水平科学家和科技领军人才。”省科技厅副厅长高俊表示,科技工作将勇于担当、积极作为,努力在云南现代化产业体系构建中发挥支撑引领作用。

云南沃森疫苗生物制品创新开发全国领先。记者 杨峥 摄

“医药产业是一个服务生命健康的长远基业,省委、省政府再次明确提出将生物医药产业作为千亿级优势产业之一来培育,这对科技创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数十年辛勤耕耘在民族医药科研一线的云南白药集团中药研发总监朱兆云深感责任在肩。

生物医药产业是当今世界最具发展潜力的高新技术产业之一,科技创新在产业发展进程中的作用不言而喻。多年来,聚焦生物技术药、现代中药、化学药3个重点领域,云南不断加快科技创新步伐,取得了一批国内、国际领先的创新成果。

云南白药集团喷雾剂生产线一景。记者 张彤 摄

能立新者,必能远行。“《决定》等政策措施的实施,将不断优化营商环境,为生物医药产业全产业链发展提供资金、政策、市场、人才、技术等全要素保障。”云南沃森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首席研究专家向左云说,公司聚力于新产品研发,13价肺炎球菌结合疫苗、9价宫颈癌疫苗、四价流脑结合疫苗等已上市或在研的产品,有望为云南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注入活力。

能坚守者,方能收获。自1983年开始,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生物学研究所经过30年的持续科技攻关,成功研制Sabin株骨髓灰质炎灭活疫苗,填补了我国在骨髓灰质炎灭活疫苗生产领域的空白。2015年,该所EV71灭活疫苗获批上市,成为全球首个预防EV71型病毒感染引起手足口病的疫苗。

“经过多年来的发展,云南生物医药产业重点研发领域成绩斐然,尤其在现代中药材领域构建起了全产业链发展格局。但结构单一、创新能力弱、品牌影响力小、聚集度不高成为制约产业发展的短板。”省科技厅社会发展科技处处长李晞说,目前,云南中成药和中药饮片占全省医药工业比重超过80%,生物制药和化学药占比均不超过10%。

此次出台的《决定》,就如何补齐产业发展短板,实现生物技术药领先发展、现代中药转型发展,化学药突破发展作出明确,为全省科研机构和企业的研发创新实践指明了重点突破方向:

——加快新型疫苗研发、注册及产品国际化,开发针对肿瘤、免疫系统疾病、心血管疾病和感染性疾病的抗体药物,推动生物技术药走前沿化、科技化之路。

——大力发展中药配方颗粒,提升三七、天麻、灯盏花等提取物发展水平,推动中药走现代化、特色化之路。

——支持企业开展化学药新药、改良型新药、高端仿制药研发,大力引进仿制药落地生产,推动化学药走高端化、绿色化之路。

“作为医药企业的科研人员,我们应坚定创新自信,把技术力量与云南生物医药产业发展规划结合起来,多研发新药、好药,为‘云药’发展贡献力量。”朱兆云说。

提升品牌

让“云药”走向更加广阔市场

近年来,贝泰妮集团主力品牌“薇诺娜”在中国化妆品市场的名声越来越响亮,成为云南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结出的又一硕果。

贝泰妮集团与昆明医科大学、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合作,通过高效能运用现代生物学技术,集中放大云南高原特色植物活性功效,将青刺果、马齿苋、滇重楼、滇山茶作为产品中重要的活性成分,重点打造敏感肌肤护理品牌,以良好的效果赢得了市场的认可和消费者的口碑。

云药之乡鲁甸中药材种植。记者 雷桐苏 摄

“提升‘云药’品牌影响力”,《决定》中对云南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划出的重点,引起了我省企业和科研人员的共鸣。

“三七是云南最大生物资源之一,已从20世纪90年代的10亿元级发展成今天的数百亿级产业,但多年发展并没有形成几个叫得响的高端品牌。我们有责任将云南的三七做得更好,打造一个国家乃至国际的三七品牌,让产业实现升级。”云南白药集团中药资源有限公司主任药师苏豹说。

“专注于灯盏花研究20余载,我们首次证实灯盏生脉胶囊对血管性痴呆有明确疗效,这些项目研究成果与国际先进水平同步,深入挖掘了灯盏花在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治疗的临床价值。”云南生物谷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林艳和认为,灯盏花和三七是云南生物医药产业重点发展的大品种,已形成较为完整的产业链,提升品牌影响力应是未来的重中之重。

“到2025年,全省生物医药产业主营业务收入达到4000亿元,2030年达到8000亿元,到2035年,成为辐射南亚东南亚特色鲜明的生物医药产品研发和商贸基地。”瞄准未来发展目标,云南正立足优势,以增加优质品种、做强龙头企业、提升制造能力、补齐平台短板、优化产业布局、形成产业集聚为抓手,加速前行。

推动“云药之乡”提质增效,云南道地药材、特色药材、药食两用药材抓好良种繁育、绿色基地建设等工作有力推进,绘制云南“道地药材地图”。

实现产业招大引强,国药集团、华润三九、神威药业、新绿色药业、天士力集团、康恩贝集团、上药控股公司、北京通盈投资集团、方盛制药等一批知名药企落地云南,以行业高标准引领“云药”新发展。

沃森生物医药。记者 陈飞 摄

打造产业流通服务体系,建设云药质量追溯平台、互联网+药品流通公共服务平台、云南国际中药材交易中心等区域产销对接平台,为成为辐射南亚东南亚特色鲜明的生物医药产品研发和商贸基地奠定了基础。

发展大步向前,好消息不断传来。今年,云南瑞栢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研发出新冠核酸检测试剂,完成欧盟注册认证,进入商务部白名单,目前正在亚洲、非洲国家开展注册,并按照国际和国内两个标准建设涵盖人用和兽用两个领域的检测产品GMP生产线和研发平台。

蓝图绘就,扬帆起航。不远的将来,聚全力打造、高质量发展的云南生物医药产业,成为千亿级产业的美好愿景必将成为现实。

华大基因昆明高新基因科技创新园引领精准医疗和大健康产业。记者 杨峥 摄

优化布局 形成集群 实现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省科学技术厅党组书记、厅长 董保同

近年来,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培育了白药集团、昆药集团、中国医科院医学生物所、沃森生物、积大制药、贝泰妮等一批知名企业和科研机构。到2019年,云南生物医药产业主营业务收入已达2367.66亿元,形成了中药材优质原料种植养殖、中药和健康产品以及以疫苗、抗体药物为重点的生物技术药研发生产、商贸流通为一体的生物医药产业体系,具备良好的发展基础和较大发展潜力。

随着人们对健康生活需求的不断增长,生物医药产业是世界各国争相布局发展的朝阳产业。国内各省市也纷纷将生物医药产业作为重点产业优先发展,未来产业竞争日趋激烈。云南省委、省政府将生物医药产业作为千亿元级优势产业进行重点培育,必须突出重点,走现代化、特色化、差异化、集约化发展之路。我们要以提升“云药品牌”影响力为抓手,聚集生物技术药和天然药物,做强做大龙头企业、优化产业布局、形成产业集群,围绕重点品种,打造产业链;要加快发展疫苗、抗体药物、细胞产品,推动生物技术药走前沿化、科技化之路;要推进三七、灯盏花、天麻、重楼、石斛、美洲大蠊、水蛭等中药材规范化、标准化、有机化种植养殖基地建设,做大独家品种、特色品种规模,大力发展中药配方颗粒,提升提取物发展水平;要支持发展化学药新药、改良型新药、高端仿制药,推动化学药走高端化、绿色化发展之路。

生物医药产业是典型的技术密集、人才密集的高新技术产业,不可能“一招制胜”“毕其功于一役”,突然出现“爆发性增长”,创新驱动才是实现产业发展的必由之路。据统计,世界跨国药企和国内知名药企的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比重长期维持在15%左右,云南企业还存在很大差距。下一步,我们要把科技创新摆在产业发展更加突出的位置,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加快构建云南生物医药产业创新体系,潜心开展相关基础研究和新药开发,锲而不舍、久久为功、靶向发力。在中药民族药领域,要加强中药公共研发平台建设,重点开发预防用、治疗用、康复用新药,开展大品种二次开发,研发药食同源健康产品;在生物技术药领域,要加强疫苗研发创新平台建设,在联合疫苗、基因工程疫苗等新型疫苗及细胞产品研发方面下功夫;在化学药领域,要加强仿制药研发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在原研药和高端仿制药研发、仿制药一致性评价等方面下功夫。同时,省科技厅作为全省生物医药产业主抓部门,将坚持新发展理念,持续以问题为导向,与产业推进组各成员单位加强协同,在招商引资引智、专业化园区建设、重大项目推进、改善营商环境、政策精准扶持等方面多措并举,推动云南生物医药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解读

进一步提升“云药”品牌影响力    

记者:围绕进一步提升“云药”品牌影响力,我省将采取哪些工作举措?

省商务厅二级巡视员徐海清:2019年,我省通过中药材追溯主体认证企业达252家,累计为企业中药材产品赋国家追溯码400.38万个。我省将继续以追溯体系为抓手,以“三标”(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专用标、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国家中药材〔文山三七〕流通追溯体系统一标识)联用为支撑,加快推进云南省中药材追溯标识、追溯码应用,加快推进定制药园认定工作,打响“云药”品牌。

省农业农村厅二级巡视员王兴原:2019年,全省中药材种植面种达870万亩,其中标准化优质基地126万亩。下一步,我省将加大中药材优质基地建设力度,突出主导品种建基地,强化产区环境保护,加大规范化种植,积极推广生态种植、野生抚育和仿生栽培基地建设,确保药材品质;围绕市场建基地,以品牌为引领,加大市场营销力度,着力把环境优势、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围绕龙头企业建基地,全面提升基地效益。

记者:我省将采取哪些措施创新驱动全省生物医药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省科技厅副厅长高俊:科技创新是支撑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最大驱动力,一个重磅创新成果的推出,特别是新药的上市,往往会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我省将加强重大产业研发平台和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新药和健康产品开发、招商引资和招才引智等工作。支持我省企业主动引进、承接一批技术、成果、产品落地转化和产业化,支持生物医药行业龙头企业到我省建设科研和生产基地,支持省外团队带技术和成果落地云南进行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支持省外科研机构或企业在我省建设合同研发组织。

记者:如何推进我省生物医药制造业加快发展?

省工业和信息化厅总工程师王宜国:我省将主攻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大力提升中药价值链,积极引导和鼓励企业开展中药配方颗粒临床研究数据收集、整理,挖掘中药配方颗粒临床价值;着力打造疫苗产业链,深度整合要素资源,加大技术引进力度,补齐疫苗产业链短板,打造生物疫苗产业集群;有序推进化学药供应链,在具备资源和环境承载能力的地区发展大宗化学原料药以及辅料、包装材料等配套产业,支持企业合理选择临床需求稳定、增长潜力大的仿制药品种开展一致性评价,推动医药制造业转型升级。

声音

云南中医药大学教授赵毅——云南中医药产业大有可为  

充分利用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前瞻性谋划构建符合自身实际、时代特征的现代化中医药产业体系,云南中医药产业可发展成为生物医药产业的核心支撑产业,同时还可较好地紧密融合并促进相关产业发展,为云南打造世界一流“健康生活目的地”“绿色食品”两张牌、建设成为我国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注入强劲活力。

未来,云南应加快建设一批彝医药、傣医药、藏医药为主的国家民族药研究中心和民族药文化展示基地,专项支持民族医药文献发掘整理,鼓励民族医学临床应用和民族药理论研究;依托全省丰富的中药材资源,以市场为导向、企业为主体、科技为支撑,建设以中药材为主的国家天然药物种苗繁育中心,做大一批有特色、经济附加值高、市场潜力大的中药材品种;利用好独特的药食两用中药材资源,抓紧研发一批创新性强、科技含量高、市场前景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中药民族药和中医药特色健康新产品,为云南打造“绿色食品牌”提供动力和支撑;围绕“芳香中药”,推进精深加工技术、创新产品开发及中医芳香疗法研究,打造成我国知名的芳香中药研发中心及中医芳香疗法体验中心,为云南“健康生活目的地”的打造提供新的经济增长点;依托独特的气候和生态、区位优势,推进中医“治未病”理论应用、中医非药物疗法

云南网记者 季征 陈云芬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华夏一县一品网创业服务中心  |  华夏一县一品网全国县级分站站长创业招募函  |  招聘  |  华夏一县一品网平台商户入驻须知  |  网站地图  |  会员等级  |  广告服务  |  违规举报
  • 联系我们

    电话:0571-86995329

    邮箱:yixianyipinshop@163.com

    微信:xiangwen6831

  • 华夏一县一品网订阅号

  • 华夏一县一品网小程序

  • 云南卖公众号

  • 云南卖小程序商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