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从云南保山腾冲市5月31日召开的“决战决胜脱贫攻坚”主题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该市将产业扶贫作为脱贫攻坚的治本之策,立足“一县一业”培育壮大龙头企业、合作社等农业经营主体,带动全市农户走上增收致富之路,建档立卡人口人均纯收入从2014年的2378元增至2019年的10385元。

发布会现场
腾冲市副市长刘世伦介绍,腾冲织密“攻坚网”,确保脱贫无盲区,十三五期间,全市各级各部门累计投入脱贫攻坚领域的资金达80.79亿元,其中专项扶贫资金7.86亿元。腾冲针对产业、就业、教育、住房、易地搬迁、农村道路、人居环境、重点区域出台了系列脱贫攻坚补短板奖补政策,仅针对农村道路、住房保障、易地搬迁、人居环境四个方面的短板奖补资金就需拿出16.91亿元。目前全市贫困乡、贫困村均已100%退出,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已脱贫12756户50897人,占总人数的97.19%,未脱贫的421户1470人均已达到脱贫标准,贫困发生率从2014年的8.8%下降至2019年的0.27%,建档立卡人口人均纯收入从2014年的2378元增长至2019年的10385元,腾冲脱贫攻坚工作取得了决定性成效。
刘世伦说,产业扶贫是腾冲脱贫攻坚的治本之策,市里出台了“大健康”产业发展、中药材种植(养殖)基地扶持、肉牛产业扶持、万寿菊产业扶持等政策,采取“大产业与小产业结合,传统优势产业与特色骨干产业结合”的方式,做到覆盖到面、精准到点,不留死角。并抓住“一县一业”示范县创建的机遇,全市发展中药村22.6万亩,带动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910户;种植万寿菊4.5万亩,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种植549户。腾冲还积极探索“党支部+合作社”“荷花湾”“三个十里”“奶水牛代养”等模式,建立农企利益联结机制,培育了带贫益贫能力的新型经营主体910个。
刘世伦表示,今年腾冲将抓实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这篇大文章,统筹做好发展理念、发展规划、工作方法、工作机制、责任体系、乡风文明、产业扶贫到产业兴旺、村容整洁到生态宜居、党建扶贫“双推进”到治理有效、摆脱贫困到生活富裕“十个衔接”,以乡村振兴巩固脱贫成效,提升脱贫攻坚质量和成色。(记者 郑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