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西理塘县:“世界高城”到世界级高原蔬菜产地-华夏一县一品网

川西理塘县:“世界高城”到世界级高原蔬菜产地

   日期:2020-06-01     作者:即使无法逃开太多    浏览:449    

如果提到海拔4000米的高原,您能想到什么?蓝天白云、青山绿水,还有让无数游客“又爱又恨”的高原气候……

如果提高海拔4000米的高原特产,您又会想到什么?松茸、牦牛肉、酥油,还有那醉人的青稞酒……

但是,如果没有人提起或者亲眼所见,您会相信4000米的高原能成为温带瓜果蔬菜的产地吗?

如果您不信,请您跟随我们“牵手新地标,迈进新时代”联合采访报道组到甘孜州理塘县来“眼见为实”。

4000米高原,温带瓜果蔬菜怎么长出?

我们带着这个疑问来到了四川省甘孜州理塘县甲洼生态产业园区的玛吉阿米花园农庄,一座集现代农业技术培训厅、新品种展示厅、观光休息厅、采摘生活厅、休闲娱乐厅,旅游民宿为一体的现代生态农业田园综合体。


“你们要把瓜叶分叉中长出的小瓜叉去掉,这样就能减少瓜养分的消耗,长出的西瓜才能又大又甜。”一位山东汉子正在蔬菜大棚里向当地的村民教授种植西瓜的技术。理塘县结合甲洼镇气候、土质、水质等优势, 2016年10月引进玛吉阿米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流转土地500亩,修建了现代化标准的大棚,并从山东引进了温带瓜果蔬菜的现代化种植技术。

“甲洼镇温差大、光照充足,非常适合一些温带瓜果蔬菜的种植,我们把先进的技术和成功的经验带过来,种出的产品一定是非常有品质和经济价值的。” 甲洼生态产业园技术员李树兴告诉记者。到目前为止,生态园区已经能产出温带蔬菜瓜果10余种。

生态产业园区的产品如何销售?

飞地模式经济在理塘县开花结果,甲洼生态产业园区的产品在满足本州市场的同时,通过联合“盛煌农业”,打捆与甘孜州半高山农业开发有限公司、伊藤洋华堂、四川尚作农业科技有限公司、门里集团等线上线下同步进入成都市场。尤为重要的是,因为交通的不断改善,所有的瓜果蔬菜产品能在48小时以内进入成都市场,让蔬菜瓜果产品价值得到进一步提升。

当地老百姓如何受益?

理塘县委县政府整合13个贫困村产业发展资金,集中回购大棚13座,由理塘县玛吉阿米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经营管理,公司每年按每个大棚3.2万元固定分红,贫困村每年分红收入41.6万元。不仅如此,生态产业园区采用“公司+支部+农户”的方式,吸纳参与土地流转的贫困户在园区内就业。家住甲哇镇俄曲村泽仁正嘎大姐,是村里的贫困户,土地流转后便在园区内就业,每天能挣到80-100元。“以前我们地里几乎没有什么经济收入,现在能在这里打工挣钱和学技术,年底还能收到分红,以后的好日子不用愁了。”谈着自己现在的生活,泽仁正嘎大姐露出了喜悦的心情。

甲哇镇俄曲村贫困户泽仁正嘎正在蔬菜大棚里劳作

报道组成员阿坝州电视台主播走多太第一次品尝到了高原的西瓜

阿坝州电视台主播走多太说:“我现在的位置在理塘县甲洼镇的玛吉阿米花园农庄,这个农庄是文化、旅游、农业相结合的田园综合体,坐在这里欣赏美丽花朵和优美的风景,还可以品尝各种水果。我手里这个西瓜就出自于这个农庄,它门在一天的时间内就能到达成都大商场,并以优质价格出售,为当地的群众带来了经济效益。当地的贫困户、普通的老百姓在这里工作,增加了他们的家庭收入,并且正在努力脱贫致富。现在这种飞地模式正在理塘县推广,他们引进内地的种植技术,利用当地资源,打开了内地的市场。理塘县也正凭着这样的发展模式走向更广阔的天地! ”

高原的蔬菜--以高品质走向世界

距离玛吉阿米花园农庄8公里外的康藏阳光现代生态农业双创中心正是机器轰鸣,热火朝天的景象,要赶在11月15日前种植收获今年的最后一季萝卜。现代化、高科技的种植机械开上了4000米的高原,翻地、施肥、播种、整地,一次性机械化全搞定的标准化、规模化蔬菜种植。

康藏阳光现代生态农业双创中心负责人苏永根表示:“我们现在已经种植了6000亩萝卜,理塘县政府已经为我们规划好了近万亩,还要扩大我们的规模。”

与甲洼生态产业园区一样,理塘县结合实际情况同模式地引进现代化、规模化种植企业入驻,为当地带来了长期的经济支柱产业。同时,也让带有理塘标签的产品走向了更广阔的天地。

“理塘气温低,能杀死很多蔬菜类病虫害,这里产出的萝卜品质非常好,未来我们要扩大规模,将这里打造为我们国家规模最大的萝卜种植基地,让理塘萝卜走出国门,为当地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帮助更多老百姓脱贫致富”,谈到未来规划,康藏阳光现代生态农业双创中心负责人苏永根信心满满。

不仅如此,甲洼生态田园综合体、康藏阳光现代生态农业双创中心和圣地农庄原种示范基地一起构成了理塘县濯桑现代生态农业园区,规划占地面积2万亩,是理塘县“两线一城”产业布局的重要一环,辐射国道227沿线甲洼、濯桑、藏坝等乡镇。农业实现从传统农业向现代设施农业转变的历史性跨越。园区将成为理塘现代农业产业发展的典范,也将引领带动当地贫困群众,通过不断增强自我造血功能实现脱贫。

理塘县农牧业投资有限责任公司负责人陈志明表示:“我们找到了我们的发展优势,又摸准了我们缺什么,两者一互补,引进来,走出去,成为了一种理想的发展模式,这是我们不断开放创新积累出的成功。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华夏一县一品网创业服务中心  |  华夏一县一品网全国县级分站站长创业招募函  |  招聘  |  华夏一县一品网平台商户入驻须知  |  网站地图  |  会员等级  |  广告服务  |  违规举报
  • 联系我们

    电话:0571-86995329

    邮箱:yixianyipinshop@163.com

    微信:xiangwen6831

  • 华夏一县一品网订阅号

  • 华夏一县一品网小程序

  • 云南卖公众号

  • 云南卖小程序商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