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市临安区位于浙江西北部,东临杭州,西揽黄山,是太湖源、钱塘江两大水系的源头,为杭州市辖面积最大的区,也是浙江省陆地面积最大的区,东西宽约100公里,南北长约50公里,总面积3126.8平方千米;辖5个街道13个镇298个行政村(社区)。山地面积占86%,有“九山半水半分田”之称。拥有“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国家生态市”、“国家园林城市”等十多块“国字号”荣誉招牌。2015年被评为“2015中国全面小康十大示范县(市)”、“美丽中国十大最美城镇”, 2017年全市常住总人口59.1万。
近年来,临安坚持“生态经济化、经济生态化”的理念,有序开发利用山地资源,因地制宜发展山核桃、竹笋、香榧、粮食、畜牧、蔬菜、茶叶、水果、中药材、蚕桑、渔业等农林特色产业,实现了“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的协调发展。2017年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62.94亿元,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8201元。
临安是“中国山核桃之乡”,山核桃产业占据面积、产量、加工和效益“四个全国第一”,总面积突破62万亩,2017年产量超过1.21万吨,种植面积和产量分别占全国的40%和50%以上,产值7.32亿元,年交易额已经达到10亿元。
临安是“中国竹子之乡”、“江南最大菜竹园”,竹林面积84.7万亩,2017年竹笋总产量22.28万吨,产值12.99亿元。
临安是省级生猪输出大县,2017年畜牧业年产值超过10.3亿元。近年来,临安高度重视畜牧业生态化建设,严守畜禽养殖污染底线,按照“生猪稳量提质、大力发展草食动物”的思路深化产业结构调整,规模化养殖比例达85%,草食动物产值达到2亿元。
临安是杭州城区夏淡蔬菜主要供应基地,是全省山地蔬菜重点建设县和省保障性蔬菜基地建设县之一。2017年全市蔬菜面积17.5万亩、产量20.99万吨、产值6.26亿元,其中山地蔬菜面积3.5万亩、产量7.5万吨、产值3.1亿元,“天目山”牌蔬菜成为省级名牌农产品。
临安是中国有机茶发祥地,天目青顶又称天目云雾茶,该茶生产历史约从明代开始,当时被列为六品名茶之一,作为贡品。1910年在南洋劝业博览会上荣获特等金质奖,1936年在南洋国际会议评比中获特等金质奖,被评为浙江省十大名茶之一。2017年全市茶园总面积6.5万亩、产量2252吨、产值3.52亿元。
临安是杭州地区主要的商品李生产优势区域,近年来水果产业发展势头迅猛,涌现出了横街葡萄、板桥草莓、上甘樱桃、葱坑杨梅、於潜天目李、龙岗水蜜桃等特色精品水果,2017年水果面积达4万亩,产值3.66亿元。
临安是小番薯的特色产区,全区小番薯面积达到1.6万亩以上,年产值1.5亿元。全市从事小番薯生产的农户上千户,从事产后加工销售的经营主体10余家。
临安生态建设走在全国县(市)前列,全市森林覆盖率81.93%。是全国首个碳汇林业试验区,建成有全球首个毛竹碳汇林和首个雷竹林碳汇通量观测塔,碳汇造林15000余亩,成立了中国绿色碳汇基金会临安碳汇专项基金。
临安是全国农村信息化工作领先地区。依托设施化和物联网平台,将现代农林设施装备与新兴的互联网、云计算、物联网技术融为一体,开展自动化控制设施和智能化技术装备推广应用,农业“两区”和实施质量提升的标准农田100%实现信息化管理。发展农产品电子商务,加快推进农产品“电商换市”。临安绿色无公害农林产品实现了线上线下比翼双飞的“旺销”。在第三届中国淘宝村高峰论坛上,阿里研究院公布了2015年度中国淘宝村、淘宝镇,临安有昌化镇、岛石镇、龙岗镇、清凉峰镇、於潜镇、高虹镇6个淘宝镇,有白牛村、岛石村、无他村、湖门村等22个淘宝村。目前,临安市90%以上的行政村出现农村电商户,全市拥有农村淘宝网店3000余家。
临安农林业全面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全面推进生态农林业、特色农林业、智慧农林业发展,把绿水青山护得更美,把金山银山做得更大,充分发挥现代农林业在建设“三美”临安和高水平全面小康社会中的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