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叫竹稻的稻谷比袁隆平的超级杂交稻据说更完美-华夏一县一品网

这个叫竹稻的稻谷比袁隆平的超级杂交稻据说更完美

   日期:2020-04-30     作者:南瓜庄院    浏览:309    

这几年,一种名叫“竹稻”的米、酒以及系列产品慢慢在市场上火了起来,竹稻的种植也从广东梅州开始向湖南、浙江、江苏、福建、重庆等地扩展。

竹稻是由广东蕉岭农艺师钟章美先生,利用竹子开花和水稻开花相互授粉,通过自然杂交而成的非转基因水稻新品种,2011年获得了农业部新产品保护,公告号为CNA007560E。钟章美是霭岭村人,1959年他从梅州农业学校毕业后被分配到海丰县农科所,承担所里的植保工作并从中摸索育种技术。1969年,一次偶然的机会,钟章美在一处山坡堤围看到青皮竹从开花到结米再到枯死的过程,他便“突发奇想”大胆进行“竹子与水稻远缘杂交”的研究。

竹稻的发明,引起了农业界和科技界的极大震动,新华网、中国新闻网、南方日报、广州日报、南方农村报等国内各大媒体进行了大量报道。百度一下“竹稻”二字,相关资讯达到6万多条。“竹稻”的知名度不可谓不高。

5年多时间,钟章美使用了当时所能得到的国内外几百个稻种,与竹子进行配对试验,结果均一无所获。但他并没有气馁,随后他采用“饶平矮”籼稻与“科情3号”粳稻进行远缘杂交,再用第四代杂交后代做亲本与青皮竹配对。经过多次反复杂交试验,1971年,钟章美终于得到三粒梦寐以求的种子。

钟章美将三粒种子播种后,有两株苗中途夭折,钟老小心呵护下仅剩一株禾苗,禾苗经过736天才抽穗,穗长一尺多,但全不结实。后经一些技术处理,最终得到了一些种子。钟章美把种子种在田里,发现禾苗疯狂分离,茎叶形态像竹子,根系发达,茎秆坚硬,株高在一米五左右。经回交复交,钟章美最终得到了一些稳定的品系。

1976年12月,钟章美带着他的第二代竹稻种子回到家乡蕉岭县农科所。随着研究的进一步深入,钟章美的竹稻培育研究也取得了长足进展。到1993年,他的竹稻品种已培育到了13代,竹稻的成长期也由第一代的700多天缩短到100多天,和普通水稻品种的生长期非常接近。

为了专心研究竹稻,1993年,钟章美申请提前退休回到蕉岭矮岭村,在家人的支持下,钟章美自建温室,租下丢荒的山坑田进行竹稻试验,终于在1996年和1998年先后选育出了“竹稻966”和“竹稻989”两个竹稻新品系,先后在当地试种面积达几万亩,亩产干稻谷500-600公斤。目前,钟章美已经培育出多个高产、优质的竹稻品系:如竹稻香米、竹稻红米、竹稻糯米等十多个品种。2011年,竹稻获得了农业部新产品保护,公告号为CNA007560E。

钟章美介绍,竹稻是竹子与水稻超远缘有性杂交产生的新物种,从分子生物学、基因组学等角度判断,它是传统育种技术的产物。经农业部转基因植物及植物用微生物环境安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检测,结果证明竹稻属于非转基因。

竹稻的成功为世界粮食生产提供了新的物种,为培育高产、多抗、优质、再生、功能型大米,乃至三系、两系、一系育种提供了新的种质,竹稻在科技创新和竞争能力方面的优良表现,得到了国内外众多专家的充分肯定和赞誉。

经过权威机构检测,竹稻含有竹叶黄酮、竹叶多酚等天然抗氧化物,同时富含钙、铁、锌、硒等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有专家做过实验,将竹稻米煮成米饭后,在8月份的高温天气下放置4天,结果都没变馊。竹稻米剩饭回锅再蒸,甚至多次复蒸,仍然和新鲜米饭无异。说明竹稻米饭的抗氧化功能特别强。


竹稻植株外型:竹稻茎杆粗壮,根系发达,分蘖能力较强,比一般水稻高。

竹稻稻谷外形:竹稻稻谷谷粒细长,竹稻每穗稻谷在250--450粒之间。

田间监测结果表现抗叶瘟、高抗穗瘟;感白叶枯病;米质优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华夏一县一品网创业服务中心  |  华夏一县一品网全国县级分站站长创业招募函  |  招聘  |  华夏一县一品网平台商户入驻须知  |  网站地图  |  会员等级  |  广告服务  |  违规举报
  • 联系我们

    电话:0571-86995329

    邮箱:yixianyipinshop@163.com

    微信:xiangwen6831

  • 华夏一县一品网订阅号

  • 华夏一县一品网小程序

  • 云南卖公众号

  • 云南卖小程序商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