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工艺
芦笙(苗、瑶、侗等民族的乐器)
人气:3957  销量:0  评价:0
单价 699.00
物流 包邮
库存 1000件
品牌 芦笙(苗、瑶、侗等民族的乐器)
  • 商品详情
  • 评价详情(0)
  • 交易记录(0)
中文名:芦笙。
原料:竹、木材、金属。
特点:芦笙分为轻音芦笙和重音芦笙两种,其调式为“561235”和“612356”,重音芦笙的曲调深沉而洪亮,轻音芦笙则轻盈而高亢,其音乐曲调的使用是很严格的,大体分为《祭祀》、《抒情》和《叙事》等三大部分。芦笙舞蹈既有舞蹈之柔,又有武术之刚。因此,在苗族武术演练中,芦笙也可作武术器械与习武者对打。芦笙在苗族民间,大多出现于群体活动,如花山节、丧葬仪式等,总是作为重要角色贯穿于整个活动的始终,但芦笙不是爱情信物,也很少扮演爱情角色,它只作为凝聚力和号召力将苗族的心连在一起。
工序:笙芦由笙斗、笙管、簧片和共鸣管构成。制作时,将整块毛坯料从中破为两半,分别挖掏出内膛,待装入笙管后再用胶粘合,外部用细篾箍五至七圈而成。

芦笙乐曲与舞蹈

芦笙作为一种乐器,有着自己独特的音乐规律和舞蹈形式。文山苗族芦笙分为轻音芦笙和重音芦笙两种,其调式为“561235”和“612356”,重音芦笙的曲调深沉而洪亮,轻音芦笙则轻盈而高亢;其音乐曲调的使用是很严格的,大体分为《祭祀》、《抒情》和《叙事》等三大部分,《祭祀》部分主要用于丧葬祭祀,曲调共有三百六十首,《抒情》部分主要用于踩花山等吉庆场面,但文山苗族芦笙婚礼音乐因历史上的不断迁徙而失传;《叙事》部分主要叙
说苗族历史、故事传说等。它的舞蹈特点是柔中有刚,刚中有柔。芦笙舞有单人舞、男性双人舞和男女双人舞,分为“踩”、“跳”两种,“踩”以两膝的轻微的屈伸并踏着节奏向前移动为特色,“跳”是由动力脚落地后,下肢的颤动以及抬脚踹动,上身随之自然地摆动为特色。芦笙舞蹈既有舞蹈之柔,又有武术之刚。因此,在苗族武术演练中,芦笙也可作武术器械与习武者对打。芦笙在苗族民间,大多出现于群体活动,如花山节、丧葬仪式等,总是作为重要角色贯穿于整个活动的始终,但芦笙不是爱情信物,也很少扮演爱情角色,它只作为凝聚力和号召力将苗族的心连在一起。

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的民族文艺工作者在芦笙舞的基础上创作了一个既保持芦笙舞原貌而动作简易又富有时代感的集体舞《苗山迪斯科》,在苗族民间得到逐步推广。芦笙集体舞的出现,无疑是苗族芦笙舞由个体化向群体化过渡发展,使芦笙文化在中华民族的大文化圈里找到了自身的价值。


联系方式
公司:勐撒蒿子坝水果种植基地
状态:离线 发送信件
姓名:饶凯(先生)
职位:经理
电话:15126460931
手机:15126460931
地区:云南-临沧市
地址:云南省临沧市耿马县勐撒镇
QQ:1850460270
加入购物车
立即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