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哀牢山深处的戛洒江边,隐藏着一座宁静优美,如世外桃源一般的风情小镇——戛洒,这里的海拔也在百米之下。
戛洒镇上的世居民族是傣族的一个支系——花腰傣, “戛洒”是傣语,意思是“沙滩上的街子”。除了风情万种的花腰傣,戛洒最吸引人的,还有哀牢山的旖旎风光。从小镇驱车,沿着弯弯曲曲的盘山公路,体验茫茫哀牢山的独特魅力。落差很大的南恩大瀑布从天而降、气势恢宏;石门峡谷流水潺潺、怪石嶙峋;山顶一片杜鹃森林繁茂如荫、郁郁葱葱。
今日“山河”,吃遍戛洒游哀牢。
哀牢深处 戛洒小镇
戛洒镇属玉溪市新平县管辖,距离昆明270公里,从昆明出发自驾前往需要大半天的时间,道路状况良好,大部分为高速公路。这里自古以来就是茶马古道上的重要驿站,它是连接景东、 镇沅 、 楚雄 、双柏等五县的通道 。相传在繁盛时期商贾云集、街市繁茂,据说曾经得名“小香港”。
与我们常见的西双版纳傣族人服饰有所不同,花腰傣的服饰显得雍容华贵,特别是腰饰部分色彩斑斓、彩带层层,因而被汉人称之为花腰傣。戛洒集民族、山水、历史、人文为一体,有人总结它是“山头看自然风光、山腰看历史文化、山脚看花腰傣”。
美丽宽阔的花街景观、巨大的喷水广场及现代化的酒店设施,让人有些惊叹这居然是在大山深处的一个小镇。集市上五彩缤纷、琳琅满目的傣家特色商品令人目不暇接,独具民族特色的服饰、纪念品、土特产,花腰傣传统的纺线、织布、刺绣、藤艺、制陶等等,让人大开眼界。鲜艳欲滴、玲珑精制的小饰品尤其令人喜欢、让人爱不释手。
除了风情万种的花腰傣,戛洒小镇最吸引人的,还有哀牢山的旖旎风光。落差很大的南恩大瀑布从天而降、气势恢宏;石门峡谷流水潺潺、怪石嶙峋;山顶一片杜鹃森林繁茂如荫、郁郁葱葱。
因为较大的海拔落差、湿润的空气,云雾极易在哀牢山形成、停留,云海是哀牢山的一张美丽的名片,行走哀牢山,眼前的美景如梦似幻。
吃遍戛洒
戛洒作为民族文化特色乡镇,秀丽的自然风景以及花腰傣独特的民族风情和人文景观外,还有花腰傣让人垂涎的美食。
花腰傣喜欢吃酸食和腌制食品,这与气候有关。在热地方,吃酸能开胃、助消化,而且食物经过酸腌才能保存得长久。花腰傣做酸腌肉是很讲究的,杀了猪后,先褪去猪毛,用柴火将猪烤黄,这才破肚。然后把切成条块的肉在开水里稍煮片刻,捞出切成薄片,放入大缸,拌入各种作料,再用坛子密封腌制。工序不少吧?还可以将水田里、水塘中拿到的小鱼挤去肠肚,洗干净配上糊米、香作料腌进罐里,三个月后就可以吃了。腌鱼所产生的酸汤用来拌凉菜,加上点芫荽、胡椒粉之类的作料,味道相当可口;从江中捕获的大鱼,可分割成大肉块,放上糊糯米、花椒、草果之类的香作料,放进罐里腌上一年,就是现在很有名气的“腌鱼鲊(zhǎ)”;水田鸡、懒凳(板凳虫)、虾巴虫煮熟舀起来放凉,将大的剁细,连汤一起凉拌腌菜,可谓风味独特。
过去,戛洒附近村寨的村民中,有不少人一边务农,一边打猎,他们把猎物背到戛洒街,而戛洒街上早有人支起大锅等着现煮现卖,据说汤锅店的野味极少有卖剩挑回家的。首先是因为汤锅的味道好,有以小米辣、花椒、薄荷等作料配制的蘸水,还有烧酒,很符合当地人的口味。还有一个原因是人气旺。戛洒街是茶马古道上的一个驿站,来往的马帮不少,不过,戛洒并不仅仅只是个小驿站,它是哀牢山和热带河谷土特产品的汇聚地,外来商家在这里收购哀牢群山中出产的水果、木耳、香蕈(xùn)、竹笋、茶叶、白参、兽皮、畜皮、鹿茸、麝香、熊胆等等,转运到县外销售。到戛洒“淘金”的商人们大把赚钱,大口喝酒吃肉,使戛洒汤锅成为历史悠久的饮食品牌。
独特饮食
“凡绿就是菜,凡花即可食”
花腰傣喜欢吃花和野菜,流传着“凡绿就是菜,凡花即可食”的说法。在街上摆着卖的山花野菜就有攀枝花、棠梨花、白树花、染黄饭花、金雀花、甜菜花、苦刺花、苦凉菜花、盘藤花、牛筋花、芭蕉花、刺桐花、棕树花……还有苦凉菜、苦马菜、树头菜、细叶菜、水蕨菜、甜蕨菜、刺蕨菜、鱼腥草、臭菜、羊奶菜、弯根等等。他们经常把能栽的野菜移栽到田边地头,成为家菜,可以凉拌生吃,也可以蒸着吃炒着吃。多种花菜端上桌来,称为“百花宴”。花腰傣经常食用的田间野杂菜还有四叶菜(四牙菜)、浮萍蛋、青苔、爬拎(傣语)4种。四叶菜、青苔一般只能煮汤;四叶菜煮时放些田螺、虾巴虫,再加进酸角果或其嫩叶,待汤里充满酸味时把渣捞起扔掉,放入适量盐巴舀起上桌,味道独特鲜美;浮萍蛋及爬拎则适宜放猪油炒熟,加上芫荽、葱、辣椒等就行了,味道也相当不错。
一般人不敢想象的“岛给鲜汤”
卖的野菜也包括青苔。傣语称生于江河中的青苔为“给”,称生于水池中的青苔为“岛”,有一道叫“岛给鲜汤”,即青苔鲜汤。为了增加天然意趣,有的厨师还把洗净的鹅卵石加入青苔汤里,又叫卵石汤。青苔也可以清蒸,又是另一种风味。哀牢山的灌木林中生长着一种叫刺头菜的野菜,因遍身有刺而得名,味苦可口。每年仲春,刺头发芽上市,吃时先去刺,放入滚水中煮五六分钟,捞起切段炒食,既清香又清火。哀牢山中还有一种叫羊奶菜的藤类植物,因体内有像羊奶一样的浆汁而得名。开春后,哀牢山的羊奶菜到处可见,花腰傣将其连蔓带叶割回家,将叶洗净捣碎,拌上用糯米蒸制的甜白酒,适当放盐后置于罐内,半日后可食,味道略酸微甜,异香扑鼻。
“肝生”是一道新奇的菜
花腰傣“喜食异物”,就是在食法上比较新奇,比如“肝生”就是一道最新奇的菜。“肝生”就是生的肝,每当年节杀猪,若不做一大钵“肝生”吃,戛洒人认为等于没有吃着猪肉。“肝生”是将猪皮、猪里脊肉用油炸黄,然后和生肝、酸腌菜一起剁成碎末,放上洗净的橄榄树皮,再放上熟粉丝、酱油、醋、辣子等作料,吃起来香、酸、脆、鲜样样齐全,别具风味,只要你吃上一次,一辈子也忘不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