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7日,由水利部水土保持监测中心、中国水土保持学会小流域综合治理专业委员会主办的全国生态清洁小流域学术交流会在永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围绕生态清洁小流域规划设计、治理模式与措施配置、监管机制等展开交流探讨,为全国生态文明建设贡献水保力量。中国水土保持学会副理事长王玉杰、水利部水土保持监测中心副主任乔殿新、浙江省水利厅二级巡视员葛捍东等领导嘉宾、专家人才和浙江省永康市领导郑云涛、吕建出席开幕式。
永康市委副书记、市长郑云涛代表市委、市政府向远道而来的各位来宾表示热烈欢迎,向关心支持永康发展的专家朋友表示衷心感谢。他说,永康水资源先天不足,但市委、市政府始终高度重视水资源保护和利用,近5年,永康累计投入281亿元,实施项目193个,基本形成了“万步绿道、千步一景、百步成趣”的沿江生态体系,水土保持率提升至90.7%,成功获评国家水土保持示范县。下一步,永康将乘着此次学术交流会的东风,积极探索更加完善的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模式,奋力打造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的标杆地。
葛捍东表示,近年来,浙江把小流域作为深化“千万工程”的重要载体和实现共同富裕的基本单元,大力推进生态共富小流域建设,水土流失面积和强度实现“双下降”,连续五年获评全国水土保持规划实施情况考核评估优秀等次。今年3月,全国首单水土保持生态产品价值转化交易落地浙江,又开辟了青山绿水向金山银山转化的新通道。下一步,浙江将以此次学术交流会为契机,虚心学习各兄弟省份的好做法、好经验,持续推进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进一步强化水土保持工作,推动浙江水土保持工作再上一个新台阶。
王玉杰指出,加强新时代水土保持工作,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重要决策部署。2022年,中办国办印发《关于加强新时代水土保持工作的意见》;2023年,水利部等4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的指导意见》,提出用5年时间,全国形成推进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的工作格局;用10~15年时间,全国适宜区域建成生态清洁小流域。各地要深刻认识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的重要性,以此次学术交流会为契机,更加积极地投身到小流域综合治理工作中去,为新时代水土保持高质量发展作出应有贡献。
开幕式后,多位专家以《新时代水土流失科学治理探析》《新时代流域治理新方向与新探索》等为题作了主题报告;浙江、安徽、贵州、陕西、安吉及沙棘中心进行了典型交流;与会人员围绕流域生态保护与修复综合治理等内容进行了论文交流。下午,与会人员还参观了江南街道园周水保乡村、前仓镇大陈水保乡村。
永康融媒记者:李梦楚